陈善兵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诱发模式感觉门控P50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一级亲属在两种诱发模式下的感觉门控P50变化,同时以正常人为对照,动态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从而探讨脑电生理指标感觉门控P50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作用。方法 1、研究...
- 宋西俊娄元菊陈善兵朱京帅
- 关键词:脑电生理药物治疗一级亲属
- 文献传递
- 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情况. 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鉴定的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案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女性遭受性侵害的因素. 结果:经过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遭受性侵的女性年龄多处于15~25岁之间,且文化程度最多的为文盲,文盲与其他文化程度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性防卫能力丧失或者性防卫能力减弱者是罪犯首选的犯罪对象,犯罪地点以发生在女性家中为多,遭受性侵的女性多为被迫顺从,且主动报案者的人数较少. 结论:犯罪分子多以性防卫能力较弱或丧失的弱小群体作为侵害目标,为了加强对弱小群体的保护措施,使其合法权益不受破坏,作为司法部门要加大力度打击作案分子,同时社会也要加强对女性免遭性侵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女性性侵的发生率.
- 陈善兵
- 关键词:女性性侵害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使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采取哌罗匹隆片治疗,B组使用舒必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和12周末SA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明显较B组46.51%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与哌罗匹隆片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但是哌罗匹隆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陈善兵李芳娄元菊
- 关键词:阴性症状舒必利
- 利培酮与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其中接受利培酮治疗44例为A组,接受氨磺必利治疗44例为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P50测量指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便秘、焦虑发生率明显较B组高(P〈0.05),B组震颤、静坐不能发生率明显较A组高(P〈0.05)。结论:利培酮与氨磺必利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有一定改善作用,具有相似治疗效果,但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差异较大,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 陈善兵娄元菊宋西俊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疗效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诱发模式感觉门控P50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诱发模式感觉门控P50的表现和抗精神病药对患者P50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其使用药物种类不同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典型组,n=40)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非典型组,n=40),以正常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两种方法检测各组P50听觉诱发电位。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典型组与非典型组患者BPRS、PAN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典型组、非典型组和对照组之间S2-P50波幅、P50抑制(S2/S1、1-S2/S1和S1/S2)、5.1 Hz、9.9 Hz高频刺激P50波幅和P50抑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非典型组和对照组之间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和P50抑制(S2/S1、1-S2/S1和S1/S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S2-P50波幅高于对照组和非典型组(P<0.05),P50抑制弱于对照组和非典型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周末非典型组S2-P50波幅降低,P50抑制改善(P<0.05)。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与非典型组刺激序列模式5.1 Hz、9.9 Hz高频刺激的P50波幅均降低(P<0.05),且P50抑制均改善(P<0.05)。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够改善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同时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
- 宋西俊娄元菊陈善兵钟古华朱京帅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研究
- 2022年
-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回归社会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每周进行团体心理治疗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八周治疗结束后通过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况改善和治疗依从性等,(IPROS)、(PANSS)、(SES)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状态,通过(SAS)、(SDS)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经过干预后在IPROS评分、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SES总评分高于对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社会认知功能。
- 刘其贵廖华英冯明媚谈颂桃陈善兵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团体心理治疗康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