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 作品数:41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论中国商周至秦汉时期金属锯工具的体系化设计
- 2024年
- 本文以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金属锯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梳理了金属锯工具体系由单一到多样、由粗略到精微的发展路径。综合运用设计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学、力学的学科方法,通过对金属锯长、宽、厚,以及锯齿的大小与角度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揭示了金属锯通过改变锯体材质、丰富锯型种类、改良锯体形制、优化锯齿形态,使金属锯使用过程更舒适、加工方式更合用、锯解效率更高效与质量更精细的演变路径,通过考察商周至秦汉时期金属锯演变的内容与结果,为探索古代木作技术与木工匠役群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对探索传统木作技术的现代化转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朱艺炜王强
- 关键词:体系化类型学设计史木作
- 中国古代佛经装帧设计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以《妙法莲华经》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以中国古代《妙法莲华经》为研究对象,从形制特征、流传应用、发展动因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佛经装帧形制设计的嬗递进行系统梳理与观照。以个案研究与量化统计的分析方法,归纳《妙法莲华经》装帧高度、长度等形制方面的变化,剖析开本尺寸演变规律。从横向与纵向的维度,揭示文本形态由写本到刻本再到写本的交替转换的发展轨迹,分析特殊艺术形式蕴含的宗教特征与供养价值,探求行格字数反映出的佛经文本规范。
- 王强史梦杰
- 关键词:佛经《妙法莲华经》
- 历代冕服考略——“古礼”传统与王朝制度的互动被引量:2
- 2022年
- 冕服是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及士大夫参与祭祀活动时的礼服,自周代建立制度体系后,历朝历代皆有更改,至明代达到顶峰,于清代彻底消亡。冕服据礼而存,是社会等级的象征,其形制、种类、章纹的变化受礼制思想及王朝制度的影响。冕服设计精良、制作考究,可谓历代礼服之典范,亦对不同服饰的规制及发展体系具有深远影响。从各时期经典文献钩沉的角度对冕服制度进行回溯性研究,可释析其设计风格与演变规律,挖掘冕服艺术特征之下中国古代礼制的精神文化内涵。
- 吴雨王强
- 关键词:冕服礼仪礼服艺术设计
- 以物论史,透物见人——评张宗登《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
- 2022年
- 先秦时期的楚国(公元前1042—前233年)国祚800余年,积淀了悠久的造物历史、丰厚的造物文化,并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造物体系,其造物艺术特色鲜明、造物文明发达、造物系统完善。历经夏、商、西周时期的充分积累和发展,东周时期楚国造物艺术展现出风姿绰约的文化形态,蕴含着造物形态多样化与造物思想多元化的特点。张宗登教授撰写的《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见图1)从“物”出发,以物论史,透物见人。
- 王强
- 关键词:造物艺术造物思想物论东周时期西周时期
- 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梯田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州云阳县哈尼族梯田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设计学、生态学及景观规划学等研究方法,结合梯田农耕环境及特点,探究梯田中耕作格局、水域分布以及交通流向的特点,解析元阳县哈尼族梯田取法自然、实用为先的设计思想。
- 王强张金威
- 关键词:布局特点
- 2017年第二届中国设计文化遗产研究学术论坛暨设计学博士生论坛综述
- 2017年
- 由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创意与设计》杂志社、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第二届中国设计文化遗产研究学术论坛暨设计学博士生论坛"活动,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重点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俗文化、科学技术、数字艺术等方面探讨中国设计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成果,探析不同领域对设计文化遗产研究的新方法,寻求多视角、多学科研究的新风向。
- 王强陈嘉晔
- 关键词:设计学
- 古代豆形灯具装饰设计研究
- 2018年
- 本文通过梳理考古类期刊中古代豆形灯具信息与资料,针对豆形灯具的装饰纹样展开微观的分析与研究,并运用设计学的图像研究与统计学的数据量化方法,对豆形灯具的装饰纹样与装饰规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豆形灯具纹样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简洁向复杂、集中向扩散、单一向丰富、规整向飘逸以及扁薄与饱满相互更替变化的演变过程。古代豆形灯具的装饰纹样不仅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产物,更是寄托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希望与理想,是中国古代传统造物活动的重要承载物。
- 王强赵思颖
- 关键词:装饰纹样
- 至美至善——《设计的逻辑》评述
- 2021年
- 《礼记·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类的诗意栖居之地即为至美至善之地,也正是理想的设计所期望达成的和谐共生之境。江牧教授是我国设计理论研究领域的长期深耕者,多年来潜心思考与探究设计及其背后的逻辑,其专著《设计的逻辑》(见图1)总计32万余字,自2019年付梓即在学界产生积极反响。全书从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对产品设计中与人类安全相关因素的来源与原理鞭辟入里的剖析,建立了“人—产品—外在”的研究体系,并提出产品安全近期和远期的设计原则及发展方向,最终将设计的安全问题上升到系统的原则性层面,拓宽理论视野,惠及当代学人。
- 王强
- 关键词:大学之道诗意栖居当代学人产品设计明明德
- 卷首语
- 2019年
-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期,一方面,信息技术、艺术、工程与商业新的融合使得设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另一方面,设计又深度地影响和干预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设计领域必将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社会需求,中国特色的设计研究与设计教育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
- 王强
- 关键词:信息社会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社会需求
- 深耕易耨——云南红河传统农具哈尼族耖耙设计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哈尼族是我国少有的山地稻作民族,其农具有着独特的设计风格。论文以云南哈尼族传统碎土工具"耖耙"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设计学、人机工学及力学等方法对其造型、材质、尺寸及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解析哈尼族农具灵活、简便的设计特点。
- 王强李安娜
- 关键词:哈尼族传统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