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宽
- 作品数:34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多重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 <正>目的研制一种能同时检测导致儿童肺炎高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的多重检测试剂,并对广州地区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以Taqman水解探针法研发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与b...
- 刘文宽曾志奇梁焕喜邱淑燕陈美欣周荣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ACTIN呼吸道合胞病毒
- 文献传递
- 人博卡病毒1型主要抗原NS1、NP1及VP1/2的抗体制备及应用
- 2017年
-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HBoV1)是全球流行的重要呼吸道病毒,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对HBoV1主要抗原NS1、NP1、VP1/2进行蛋白表达,通过纯化、免疫小鼠成功获得3种蛋白的抗体血清,通过ELISA评价了抗体对相应蛋白抗原及临床HBoV1阳性样品的效价,并将所制备的抗体成功用于HBoV1广州株GU338055反向遗传系统的NS1、NP1、VP1/2的免疫荧光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抗体在1∶50稀释度时A_(450)值对阴性对照约有4倍提升,为HBoV1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 刘文宽游爱萍许多邱淑燕周志超李炽周荣
- 关键词:NS1NP1抗体免疫荧光
- 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毒分布情况
- 2016年
- 背景:调查显示,90%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是由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其中相当比例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目的:了解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毒分布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24例0-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毒感染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IgM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咽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结果与结论: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病毒检出率32.75%,高于正常儿童病毒检出率315%(P〈0.01)。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15.79%,流感病毒检出率7.6%、副流感病毒检出率7.6%、腺病毒检出率468%、偏肺病毒检出率4.68%、冠状病毒检出率1.17%、博卡病毒检出率2.34%,鼻病毒检出率0.46%。提示:0—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常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
- 蔡勇陈德晖程远郑菊映刘文宽周荣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毒儿童
- 呼吸道病毒感染监测及超快速荧光定量PCR技术研发
-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一直是困扰人类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同时也是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最主要病原因素。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是中国南大门,是临近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的第一门户枢纽,人口密集,与国内外人员、物资交流频繁,一...
- 刘文宽周荣张丽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呼吸道合胞病毒A与B亚型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型检测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和监测。方法针对RSV G基因设计引物、探针,并引入人β-actin基因(ACTB)作为内参质控,建立RSV-A、RSV-B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使用多种常用呼吸道病原体及体外转录RNA产物考核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2015年1月至12月广州两家医院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所建立的多重检测方法未见非特异性反应。RSV-A、RSV-B和ACTB分别可检测低至4、8和12 copies/μL的RNA模板,且分别在10~1×10^(10)copies/μL、100~1×10^(10)copies/μL和100~1×10^(10)copies/μL时具备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监测中,RSV-A为期间优势亚型。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RSV-A、RSV-B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可操作性,可用于相关研究。
- 刘文宽周荣陈德晖檀卫平邱淑燕许多李潇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荧光定量PCR
-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一株埃可病毒11型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2024年
- 目的探索疑似埃可病毒病原体感染标本的分离鉴定,了解埃可病毒11型(ECHO 11)生长特性及进化特征。方法将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一步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对疑似埃可病毒病原体进行鉴定;扩增分离株VP1基因全长序列,选择全球有代表性流行株,绘制进化树,确定分离株的基因型并研究分离株在细胞中的生长动力学。结果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ECHO 11毒株,命名为Qi-2023。分离株在RD细胞中能有效增殖,病毒滴度随着复制时间的增加而上升,3~12 h之间病毒增殖最快。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D型代表株聚类在一起,VP1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84.42%~99.08%。且与D5亚型同源性最高,VP1基因核苷酸相似性99.08%。结论从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者的咽拭子中成功分离出一株ECHO 11,为D5亚型。这些研究将为ECHO 11感染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参考。
- 李贝杰陈澜范前进刘文宽孙晖郑雅匀罗雪莲
- 关键词:肠道病毒VP1基因
- 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案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便携、准确、操作简便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免提取的呼吸道病毒处理试剂(extraction-free respiratory virus treatment reagent,RTU)对病毒核酸处理的效果以及超快速荧光定量PCR仪(FQ-8A)对核酸扩增的效果;将RTU和FQ-8A结合构建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案,通过荧光定量PCR仪中Ct值判断阳性检出率,以验证该方案检测临床样本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RTU与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提取效果上灵敏度相当;RTU在提取不同病毒类型样本时,与其他3种提取方法效果相当,但RTU提取时间少于5 min;FQ-8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腺病毒(adenovirus,ADV)与对照仪器ABI-7500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938(P<0.001)和0.887(P<0.001),但FQ-8A耗时更短,扩增时间仅在0.5 h左右;RTU和FQ-8A相结合的快检方案与常规检测方案具有高度一致的检出率,其灵敏度为91.70%,特异度为100%,kappa系数为0.944(P<0.001)。总之,通过RTU与FQ-8A的结合构建了一套可在35 min内完成全部流程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案。该方案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可为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 黄媛媛王宇周承星周志超周炳亮刘文宽周荣曹虹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
- 树鼩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9年
-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实验动物模型。本研究针对树鼩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0、IL-17A、γ-干扰素(IFN-γ)及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研究证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线性范围高点可达到1×1010copies,低点则至10copies(IL-6、IL-17A)、100copies(IL-10、GAPDH)和1000copies(IL-8、IFN-γ)不等,在此区间各试剂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IL-6、IL-8、IL-10、IL-17A、IFN-γ和GAPDH最低检测值分别在8、8、4、8、128、4copies。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及较广的线性范围,适用于多重浓度范围的样品检测,可用于后续树鼩细胞因子的研究工作。
- 李潇刘文宽邱淑燕许多周志超田新贵李炽辜淑君周荣
- 关键词:树鼩细胞因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呼吸道合胞病毒M2-1蛋白Hep-2细胞稳定表达株的构建及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特点
- 2019年
-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2-1蛋白的Hep-2细胞,并分析稳定表达细胞株RSV感染的特点。方法:构建M2-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Hep-2细胞。通过G418筛选阳性单克隆;RT-PCR、qRT-PCR以及Western blot鉴定,最终得到稳定表达株。通过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特征;通过分析不同浓度RSV病毒感染Hep-2细胞与所构建的稳定表达株细胞后在状态、细胞病变(CPE)出现时间以及RSV基因组核酸产量分析比较RSV在两种细胞中的感染特点。结果:获得一株稳定表达M2-1蛋白的细胞Hep-2 2F5。该株细胞的生长速度高于原始细胞株。采用1000~10?2 TCID50 (E1~E6)的病毒滴度对Hep-2 2F5与Hep-2两种细胞进行感染发现,1000 TCID50 (E1)的滴度下,两种细胞均产生病变,但Hep-2 2F5细胞产生的病变更明显;100~10 TCID50 (E2~E3)滴度下RSV感染两种细胞,Hep-2 2F5细胞产生的病变更早且更明显;1~0.1 TCID50 (E4~E5)滴度下RSV感染两种细胞,Hep-2 2F5细胞产生少量病变,Hep-2则无明显病变。E1~E4滴度下攻毒12 h后,RSV在Hep-2 2F5细胞中的核酸定量平均值高于Hep-2细胞,E5~E6滴度下攻毒12 h两细胞均未检测到RSV病毒核酸;随着时间延长,E1~E2滴度感染后的Hep-2中RSV含量高于Hep-2 2F5,在E4滴度及以下,RSV在Hep-2 2F5中的增殖优于Hep-2。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M2-1蛋白的Hep-2 2F5细胞株。该细胞株在RSV感染中更具敏感性,低滴度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更早产生CPE效应,且病毒核酸的含量也较Hep-2高。
- 刘倩刘文宽游爱萍许多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 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支气管镜诊治效果。方法 选择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 210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其中支气管镜组 122例,内科治疗组 88 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内科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化痰等药物进行治疗,支气管镜组则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介入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住院的天数、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缓解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等。结果 支气管镜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内科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两组在治疗前后 2 周复查的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重症肺炎患儿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其发热缓解时间、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治疗前后 2 周复查的影像学吸收改善情况则显著优于重症内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够促进病情恢复,尤其在重症大叶性肺炎。
- 徐佳兴林育能吴上志曾庆思邓宇刘文宽关文达牛学锋苏丹红陈德晖
-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镜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