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更新
- 作品数:31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肾衰竭患者合并精神障碍51例临床分析
- 肾衰竭患者如合并精神障碍则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必然影响其预后。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肾衰竭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认知,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改善预后。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肾衰竭患者561例...
- 郭更新郑慧霄呼艳云许双朝
- 关键词:肾衰竭急性肾衰
- 文献传递
-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研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71例痛风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讨目标,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组法,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综合组患者分36例,接受非布斯他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分35例,接受别嘌醇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就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和肾功能不全数据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和肾功能不全数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中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为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8%(1/36),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例数为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00%(7/35),经两组间对比综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临床上应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都有一定的显著效果,经过两种药物对比,非布司他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帮助患者改善了血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夏晗刘静张玉静刘爱翔郭更新
- 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痛风肾功能不全
- 炎症因子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坎地沙坦对其干预作用研究
- 王明铭陈海霞成芳郝恒瑞郭更新刘爱翔
-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研究探讨了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应用坎地沙坦对其进行干预,并探讨其相关性。该研究通过检测炎症因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坎地沙坦干预下各项临床指标及炎症因子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坎地沙坦
- 丹参多酚酸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PNS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3)与观察组(n=43)。常规组给予泼尼松1 mg/(kg·d)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P选择素(CD62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常规组,HDL-C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IB、D-D、CD62p低于常规组,AT-Ⅲ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O高于常规组,ET-1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DA低于常规组,SOD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泼尼松治疗PNS可明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其机制可能为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
- 刘倩郭更新刘爱翔鲁华薛明伟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凝血血管内皮功能
- 大黄酸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5
- 2017年
- 肾病综合征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病变使大量蛋白质从血液中进入尿液中,出现周围组织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等症状[1-3]。肾病综合征是全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4-6]。目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烷基化剂和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都具有较大的副作用[7]。寻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迫在眉睫。大黄酸是一种来源于大黄、决明子、
- 刘倩郭更新刘爱翔张艳张晓玲
- 关键词:大黄酸肾病综合征增殖TGF-Β信号通路
- 单用环孢霉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单用环孢霉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霉素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30/40)、70%(28/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24 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抗PLA2R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单用环孢霉素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血清PLA2R抗体的表达,减少蛋白尿,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薛明伟郭更新刘爱翔刘倩刘艳玲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环孢霉素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
- 2020年
-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血UA)与早期肾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人群,将高血压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42例,无肾功能损伤组38例,40例健康体检人群则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临床指标,及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受检者临床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5),血UA浓度增加为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危险因素。结论:血UA浓度可以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将其作为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 夏晗刘静张玉静刘爱翔郭更新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尿酸浓度早期肾功能损伤
- P38MAP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损害中的作用及阿魏酸钠的干预研究
- 鲁华周胜云吕洋郭素忠张玉静郭更新刘爱翔孔淑芬
- 该实验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选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为干预药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MAPK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并...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阿魏酸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 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对成人NS糖皮质激素抵抗及HSP90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予以基础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1 mg/kg,8周或尿蛋白阴转2周后逐渐减量,维持20 mg/d,观察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0 mg/次,3次/d,共治疗24周。并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定量降低,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均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定量降低幅度、TP及ALB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HSP90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对成人NS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总有效率高,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糖皮质激素抵抗,下调HSP90表达。
- 刘倩鲁华郭更新张艳张晓玲
- 关键词:成人肾病综合征雷公藤多苷糖皮质激素HSP90激素抵抗
- 中医中药反复洗胃抢救口服药物中毒的临床研究
- 孔淑芬张宏郭素忠李田英许双朝刘红霞郭更新刘爱翔
- 该课题从中医中药方面探索出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煎剂作为导泻药物,组方为牵牛子、大黄、厚朴、火麻仁、首乌、枳实、升麻等,以药物作用引起肠蠕动增强为原理,有攻补兼施的特点,能促进胃肠自上而下顺生理方向蠕动...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