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乐

作品数:36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肿瘤
  • 6篇基因
  • 5篇化疗
  • 4篇增殖
  • 4篇增殖性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4篇骨髓
  • 4篇骨髓增殖
  • 4篇骨髓增殖性肿...
  • 4篇MPN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NDRG2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毒性
  • 2篇血栓
  • 2篇血液
  • 2篇叶片

机构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西安市中心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培华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车株洲电力...

作者

  • 36篇杨乐
  • 9篇郭晓波
  • 7篇陈洪志
  • 5篇王冠杰
  • 4篇丁海霞
  • 4篇王峥
  • 4篇孙向飞
  • 4篇董济民
  • 3篇刘文超
  • 3篇张晓炜
  • 3篇杨冰静
  • 3篇姚静
  • 3篇张健
  • 3篇李蓉
  • 2篇戚蕾
  • 2篇汪令胜
  • 2篇刘军叶
  • 2篇王一鸣
  • 2篇付建军
  • 2篇史敏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新兴科学和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腔输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腔输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输液装置,包括主体(1)和定速输送组件(4),所述主体(1)内具有两条药物管路(2)和一条混合管路(3),两条所述药物管路(2)分别用于输送不同药物,所述混合管路(3)的第...
李建英王冠杰董济民周喜春王峥杨乐杨冰静张晓炜陈洪志孙向飞丁海霞
文献传递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不同临床血液学疗效状态下JAK2-V617F基因表达情况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研究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不同临床血液学状态下JAK2-V617F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JAK2-V617F阳性的154例PV患者,其中男81例,年龄为15~67岁,中位年龄49岁;女73例,年龄为18~61岁,中位年龄44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54例JAK2-V617F阳性的PV患者在临床血液学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应答三种疗效状况下,JAK2-V617F突变量分别为(6.5±1.1)伊103cop/m L;(2.8±0.8)伊105cop/m L;(3.6±0.2)伊105cop/m L。临床血液学完全缓解时,JAK2-V617F含量明显低于临床血液学部分缓解和无应答时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血液学部分缓解和无应答之间,JAK2-V617F突变拷贝数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K2-V617F阳性的PV患者经过标准治疗后,临床血液学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JAK2-V617F基因含量会有所下降。
郭晓波杨乐姚静蔺京
基于Rogowski线圈的数字式电流测量系统的研究
杨乐
关键词:冲击大电流ROGOWSKI线圈MATLAB仿真数字积分器
基于.NET平台的电子病历系统多层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杨乐
关键词:电子病历系统设计模式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V617F基因突变与血栓事件发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V617F基因突变与血栓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391例MPN患者进行血栓事件调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对患者外周血进行JAK2-V617F检测分析。结果 391例MPN患者中发现105例存在血栓性事件(发生率26.9%),273例JAK2-V617F阳性患者中84例发生血栓事件(30.8%),118例JAK2-V617F阴性患者21例发生血栓事件(1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0,P<0.0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中,JAK2-V617F阳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45例,发生率为29.2%(45/154),阴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6例,发生率为42.9%(6/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3,P>0.0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中,JAK2-V617F阳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18例,发生率为32.2%(18/56),阴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9例,发生率为15.8%(9/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P<0.01);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中,JAK2-V617F阳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21例,发生率为33.3%(21/63),阴性患者发生血栓事件6例,发生率为12.8%(6/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P<0.01)。结论 MPN患者血栓事件与JAK2-V617F之间存在相关性,JAK2-V617F阳性的MPN患者更易发生血栓事件,尤其是ET和PMF患者。
郭晓波杨乐闫抗抗杨瑞利蔺京
关键词:基因
人snail真核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
2017年
目的:构建人sn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使用RT-PCR法获取人snail基因全长c DNA,经Bam H I、Eco R I双酶切、连接,插入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用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电泳及测序鉴定,瞬时转染siha细胞Western-blot从蛋白水平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结果:pc DNA3.1-snail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符合预期片段,测序鉴定插入片段与NCBI Gen Bank文库中人snail序列一致,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后snail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pc DNA3.1-snail重组质粒载体,为进一步探讨snail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杨乐郭晓波陈洪志成健董济民丁海霞王冠杰
关键词:SNAIL重组质粒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OX11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HOX11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数量、FAB分类(L1,L2 and L3)、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观察HOX11L2基因表达与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结果50例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HOX11L2基因患者为12例(24%),其中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HOX11L2基因表达者在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9,P=0.730)。表达HOX11L2基因患者年龄在5~10岁间居多,表达率为58.3%,与其它年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7,P=0.018)。HOX11L2基因表达患者中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10例(83.3%),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2例(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P=0.019)。FAB分类中,有75%的HOX11L2基因表达患者为L1型,与L2和L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6,P=0.008)。其中34例获得随访资料的患者,HOX11L2基因表达组比非表达组生存时间短(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11.0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HOX11L2基因主要表达于T-ALL患者,且以L1型儿童T-ALL为主,HOX11L2基因表达者预后不良,生存时间短。临床上通过HOX11L2基因检测结果与常规细胞形态学、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结果相结合,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分型、预后及微小残留病检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郭晓波蔺京史敏杨乐张养民杨瑞利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实时荧光定量PCR
一种升阻结合双链式水轮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阻结合双链式水轮机,通过将内部阻力水轮结构设置于两个升力水轮机轴之间,在内部阻力水轮结构中薄膜叶片的三边与矩形叶片支架的边框固定连接,利用固定的矩形叶片支架安装薄膜叶片结构,能够增加单位水轮机结构可以附...
张大禹郭朋华袁熙赵洋程寅柴凯昕杨乐王一鸣
文献传递
博尔宁胶囊治疗32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博尔宁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晚期NSCLC患者服用博尔宁胶囊与对照组28例晚期NSCLC患者支持对症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肿瘤客观疗效:治疗组近期稳定率为59.4%,对照组为35.7%;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组好转率为53.1%,对照组好转率为35.7%;疼痛情况:治疗前治疗组有26例合并癌痛症状,对照组有22例合并癌痛症状,治疗后治疗组癌痛控制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59.1%。结论:博尔宁胶囊能明显提高肿瘤稳定率和好转率,减轻癌痛症状。
杨静杨乐张王刚
关键词:博尔宁胶囊非小细胞肺癌KARNOFSKY评分
女性肿瘤患者多西他赛化疗的毒性
2006年
汪令胜李蓉杨乐丁海霞
关键词:多西他赛化疗毒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