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杰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1 917例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n=1 681)和ICSI组(n=236),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各项胚胎指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IVF组2PN卵裂率(98.78%)、异常受精率(9.83%)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88.62%和2.18%);IVF组胚胎种植率(20.74%)、胚胎冷冻率(48.12%)和取消移植率(23.44%)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12.67%、38.23%、17.80%),临床妊娠率(33.57%)、多胎率(19.21%)和男婴出生率(56.70%)亦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20.62%、10.00%、45.45%),而胚胎停育率(14.59%)、出生缺陷率(0.39%)及女婴出生率(43.30%)则显著低于ICSI组(分别为22.81%、4.55%和54.55%)(P均<0.05);两组的优质胚胎率(47.53%vs.46.57%)和可移植胚胎率(56.47%vs.54.7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不育患者,选择IVF作为助孕方式可能更有益于胚胎发育,进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 徐文杰黄官友赵淑云周从容
- 关键词:受精方式高龄不育胚胎质量
-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5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细胞及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DNA的甲基化修饰,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相关病理机制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方法】...
- 徐文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能量代谢淋巴结组织病理机制
- 文献传递
- 待孕妇女年龄和获卵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待孕妇女年龄和获卵数对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ICSI助孕治疗的520名待孕妇女,(1)根据年龄分为≤25岁组(A组)、26-30岁组(B组)、31-34岁组(C组)和≥35岁组(D组),(2)根据获卵数分为≤4枚组(Ⅰ组)、5-10枚组(Ⅱ组)、11-15枚组(Ⅲ组)、16-20枚组(Ⅳ组)和≥21枚组(Ⅴ组);采用ICSI技术受精,比较ICSI治疗周期后不同年龄组间异常受精率、胚胎停育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变化,比较不同获卵数组间雌雄原核(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胚胎冷冻率、胚胎停育率及临床妊娠率的改变。结果:(1)A组和B组的异常受精率及胚胎停育率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优质胚胎率和胚胎冷冻率按照A、B、C及D组依次降低(P〈0.05),A组和B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C组和D组(P〈0.05);(2)I组的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Ⅱ、Ⅲ、Ⅳ及Ⅴ组(P〈0.05);胚胎冷冻率按照Ⅰ、Ⅱ、Ⅲ、Ⅳ组及Ⅴ组依次降低(P〈0.05);I组的胚胎停育率显著高于Ⅱ、Ⅲ、Ⅳ及Ⅴ组(P〈0.05),而临床妊娠率则明显低于Ⅱ、Ⅲ、Ⅳ及Ⅴ组(P〈0.05)。结论:随着待孕妇女年龄的增长,胚胎质量下降,临床结局较差;获卵数在11~15枚之间的胚胎质量较高、临床结局较好。
- 徐文杰黄官友周从容
-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卵子胚胎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