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麻醉
  • 1篇多模式
  • 1篇行政主管
  • 1篇行政主管部门
  • 1篇学法
  • 1篇医疗环境
  • 1篇质控
  • 1篇实习教学
  • 1篇实习教学质量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术期护理
  • 1篇苏醒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术
  • 1篇全麻术后
  • 1篇全麻术后患者
  • 1篇围术期
  • 1篇围术期护理
  • 1篇利器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陈庆红
  • 2篇姚尚龙
  • 2篇王洁
  • 1篇兰星
  • 1篇吴志林
  • 1篇武庆平
  • 1篇袁世荧
  • 1篇程琳

传媒

  • 2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调查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保障全麻术后患者围术期呼吸道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4年3月1日~3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院麻醉恢复室(PACU)收治的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630例,根据患者术后苏醒期是否发生呼吸抑制分为呼吸抑制组(n=139)和非呼吸抑制组(n=1491),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BMI、有无肺部疾病、手术时长、手术级别、手术部位、ASA分级)、拔管即刻(给氧状况、肌松拮抗剂使用状况、拔管时长)、拔管后(NRS评分、复苏时长)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发生率为8.53%(139/1630)。女性(OR=2.789,P=0.000)、拔除气管导管后未给氧气(OR=2.274,P=0.026)、未使用肌松拮抗剂(OR=2.236,P=0.000)为苏醒期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拔管时长越短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越高。结论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预警,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发生苏醒期呼吸抑制,保障患者苏醒期医疗安全。
卓洁兰星袁璐陈庆红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麻醉复苏
多模式融合教学法提高临床麻醉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对提高麻醉学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包括(1)基本大课讲授。(2)技能手把手教授。(3)小组讨论头脑风暴。(4)情景模拟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最后采用模拟人系统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结果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从实践中得到锻炼。结论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吴志林武庆平陈庆红姚尚龙王洁
关键词:多模式教学法
湖北省麻醉质控云平台——新医疗环境中的质控利器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性的认识提高,与麻醉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麻醉质量管理越来越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医疗行业、麻醉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麻醉质量管理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王洁程琳陈庆红袁世荧姚尚龙
关键词:麻醉工作医疗环境质控行政主管部门麻醉学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