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丹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产品设计教学与交互设计结合初探
- 2016年
- 当下国内大多数院校设计专业教学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产品为中心,围绕产品功能和属性安排教学内容。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风靡全球,交互设计能更能体验用户的需求,因此交互设计和产品设计相结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 杜桂丹
- 关键词: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教学
- 科技短视频的现状审视与发展前瞻
- 2024年
- 短视频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科技传播的范围,特别是视觉表达上的延展性,让科技传播以更加直观、多元的形态走进大众视野,全面增强了科技传播的有效性、长效性,使得科技短视频成为科技知识流通的核心载体,以及国际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立足实际,通过对科技短视频发展现状的审视,明确科技短视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包括精耕专业,严格把关;加强创新,多元表达;强化参与,优化算法。
- 杜桂丹
- 关于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功能
- 2016年
- 当色彩融入电影的一刻,两者就产生了超出想象的艺术效果,色彩已经不简单是为了还原和纪实,更成为一种视觉语言来推动影片更好的表达,色彩在电影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不容小视的,本文将在彩色电影的诞生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对色彩语言对电影的表意功能、情感表达以及美学功能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 张玥杜桂丹
- 关键词:电影表意情感表达美学
- 基于交互式网络电视的老年群体媒介诉求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预计到2022年左右,我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电视市场同样呈现出整体观众日均收视时长下降,老年人日均收视时长却增长的趋势。老年人是电视收视贡献最大的受众群体,也是电视最忠实的观众。由于老年电视节目数量少,我国大部分老龄人口的电视节目观看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本文通过对交互式网络电视的使用现状对老年人的媒介诉求进行研究,为媒体提升老年交互式网络电视的过程提供借鉴,促使交互式网络电视对老年人这种特殊群体的重视,从而解决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
- 杜桂丹高天翯
- 关键词:交互式网络电视老年群体
-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体育舞蹈是体育和舞蹈的结合产物,长期坚持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心肺功能、道德品质、竞争意识、文化底蕴、社交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丰富校园体育舞蹈文化,完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舞蹈氛围。
- 田福军杜桂丹
- 关键词:体育舞蹈健康体育文化
- 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与老年人体质强弱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老年大学,吉林省部分高校,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俱乐部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个人喜好进行分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锻炼的且每周打球3次以上为A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之外的体育项目每周参加锻炼3次以上为B组;以没有体育爱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为C组,每组随机抽取400名。研究周期为3年,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的体检。结果 A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体质指数(BMI)、骨密度(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的指标显著差异(P〈0.05);B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C组身高、体重、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闭眼单脚站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大脑反应时等产生积极影响。
- 田福军杜桂丹
-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体质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6年
-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标准》实施下的体育教学现状和《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现行体育课教学形式、体育课教学强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存在严重问题;《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各学校测试流于形式,数据弄虚作假,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等问题。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加强监管、严格问责,将《标准》成绩和学生体育课成绩挂钩,和学校排名挂钩,并因地制宜的开设体育选修课。
- 田福军杜桂丹
-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
- 微电影的产生及传播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调研法对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因素进行梳理,并对传播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微电影产生是在"微"时代背景下的"碎片化"时间、广告市场、视频网站自救、受众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研究还对微电影的特点、传播的各要素和传播模式进行梳理和建构。
- 杜桂丹
- 关键词:网络
-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策略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调研法,对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微电影的发展经历了电影短片、草根时代的视频、商业微电影三个阶段。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微电影的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等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微电影的营销前景广阔,但应注意"度",不能过分营销;微电影的传播要凸显其灵魂价值;微电影的发展要走平民化、大众化道路;合理拓宽微电影的传播渠道。
- 杜桂丹
- 关键词: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