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艳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羊膜
  • 2篇羊膜腔
  • 2篇羊膜腔穿刺
  • 2篇孕妇
  • 2篇产程
  • 2篇产前
  • 2篇穿刺
  • 1篇羊水
  • 1篇羊水产前诊断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情绪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史
  • 1篇孕前
  • 1篇孕前体重
  • 1篇孕前体重指数
  • 1篇孕中

机构

  • 8篇沈阳市妇婴医...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长治市妇幼保...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山西省妇幼保...
  • 1篇长春市妇产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8篇刘春艳
  • 4篇冯小静
  • 4篇王晓彩
  • 4篇李玉
  • 3篇庞泓
  • 1篇魏瑗
  • 1篇李瓅
  • 1篇孟照琰
  • 1篇孙云萍
  • 1篇韦红卫
  • 1篇赵艳辉
  • 1篇陈兢思
  • 1篇刘兆董
  • 1篇吕祺
  • 1篇陈初林
  • 1篇周颖
  • 1篇李俊男
  • 1篇吕远
  • 1篇孙国强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孕中期孕妇羊膜腔穿刺的护理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孕中期孕妇羊膜腔穿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227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的孕妇,孕妇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穿刺成功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27例孕妇穿刺全部成功,其中一次穿刺成功226例,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9.56%。术后1个月内流产1例,未发生穿刺点出血、宫内出血、羊水渗漏、胎死宫内及宫内感染的并发症。术后1个月胎儿流产率为0.44%。结论由专职护士在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术中、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羊膜腔穿刺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使相关并发症显著减少。
李玉庞泓冯小静王晓彩刘春艳
关键词:护理羊膜腔穿刺孕妇
妊娠早期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相关性及对GDM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分娩的孕妇共366例,其中GDM组167例,非GDM组19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妊娠6~13+6周检测的维生素D、妊娠24~28周时检测的维生素D及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ROC曲线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孕早期、中期维生素D充足者分别占1.64%、28.14%,孕早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孕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维生素D水平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相比于非GDM组,GDM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较高,孕早期及孕中期的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增长量均较低,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 h PBG)、服糖后2 h血糖(2 h PBG)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早期维生素D与FPG负相关(P<0.01);孕期维生素D增长量与孕前BMI、FPG均呈负相关(P<0.01)。孕早期维生素D预测发生GD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2(P<0.05),以维生素D为18.15 ng/ml作为界值预测GDM的灵敏度63.47%,特异度为56.78%,阳性预测值为55.21%,阴性预测值为64.94%。结论妊娠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普遍不足或缺乏,随着孕周的增加,维生素D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孕期的维生素D增长量可能与孕前BMI有关;孕早期维生素D水平低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无GDM高危因素者,孕早期维生素D<18.15ng/ml预测发生GDM的灵敏度是63.47%,特异度是56.78%。
张一涵朱艳刘春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维生素D妊娠早期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孕早期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早期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情绪干预及孕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42±2.91)分低于对照组的(42.13±2.68)分,观察组SAS评分(26.86±2.18)分低于对照组的(30.9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护理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早期孕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李玉王晓彩冯小静刘春艳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
18省24家医疗机构孕妇妊娠期增重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增重(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GWG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在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4家医疗机构分娩的低风险妊娠孕妇及其新生儿,根据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体重过低、正常、超重和肥胖4组,根据地区分为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7组。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GWG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GWG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9 075例孕妇,孕前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孕妇占比分别为17.1%(1 549/9 075)、66.4%(6 025/9 075)、13.7%(1 245/9 075)和2.8%(256/9 075)。孕妇年龄、孕前BMI、文化程度、产次等均与GWG呈负相关(P <0.05)。GWG的地理分布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以华北地区为参照,东北和西北地区的GWG更高,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GWG则更低。GWG与大于胎龄儿和剖宫产的风险呈正相关,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GWG会受到孕妇个体特征的影响,调查人群孕前BMI和GWG具有显著的“北高南低”特征,GWG与多种不良围产结局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定我国妊娠期适宜增重范围时,需要充分考虑GWG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妊娠期增重推荐范围。同时也需要科学调整孕妇妊娠期饮食结构,提倡适当运动,控制孕期增重,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任雪仪吴天晨宫晓丽魏瑗陈兢思张丽珍游一平韦红卫左喜芳周颖邢新丽孟照琰吕祺刘兆董张坚胡丽艳李俊男李瓅陈初林刘春艳孙国强刘爱菊吕远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
分娩镇痛对经产妇产程及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于经阴道分娩的经产妇的产程及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7月足月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经产妇160例,根据分娩时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为无痛组和有痛组。通过回顾其产程时间及应用PHENIX 2诊断系统对患者产后盆底肌力进行综合评级。评判经产妇产程及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情况。结果:无痛组总产程时间长于有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6~8周Ⅰ类慢肌纤维的肌力及Ⅱ类快肌纤维的肌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盆底肌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使经产妇产程时间延长,但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无影响。
丁爽刘春艳蔡旺
关键词:分娩镇痛经产妇产程时间盆底肌力
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产前诊断分析及心理护理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孕妇产前诊断异常核型发生的比率、类型,评估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9例行B超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的不良孕产史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流产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509例孕妇全部穿刺成功,其中一次穿刺成功501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8.43%;一次培养成功507例,失败2例,1个月后重新穿刺培养成功,一次培养成功率99.61%。染色体核型报告异常34例,占6.6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结构异常16例,嵌合3例。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6.29%,1例合并多发畸形引产,其余产后随访,新生儿表形正常。染色体核型报告正常443例,其中4例在后期的产检中超声发现异常引产终止妊娠,1例因个人原因引产,1例流产,2例因母体疾病终止妊娠,其余产后随访新生儿表形正常。孕妇对护理满意度为97.64%。结论在B超引导下,对不良孕产史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行羊水产前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再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术中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孕妇的紧张情绪,减轻手术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李玉王晓彩冯小静刘春艳庞泓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心理护理
联合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及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以辽宁沈阳地区516例行羊水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对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CNV-seq检出核型分析漏检的30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明确13例核型分析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具体位点,并检出5例> 10%嵌合体,但漏检1例低比例(1%)嵌合体和13例被核型分析检出的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 CNV-seq弥补了核型分析技术分辨率低的不足,提高了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值得在产前诊断方面推广和应用。
孙云萍庞泓冯小静刘春艳王晓彩赵艳辉滑君李玉
关键词: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
椎管内麻醉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用于初产妇的产程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562例选择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286例)和对照组(276例)。试验组采用椎管内麻醉镇痛,对照组产程中给予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产后比较两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剖宫产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9.06%),试验组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镇痛用于初产妇可帮助初其减轻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并显著缩短产程,对于新生儿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则无影响,临床可推广使用。
刘春艳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产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