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成明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急性肺损伤
  • 2篇肺损伤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医学生
  • 1篇医学生培养
  • 1篇痰热
  • 1篇痰热郁肺
  • 1篇痰热郁肺型
  • 1篇热郁
  • 1篇肺型
  • 1篇NF-ΚB
  • 1篇PM2.5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胡成明
  • 2篇董洪珍
  • 2篇张伟
  • 2篇蔡俊翔
  • 2篇夏欣田
  • 2篇刘建博
  • 1篇黄淑丹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邓氏清霾汤对PM2.5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和探讨邓氏清霾汤对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邓氏清霾汤低剂量组、邓氏清霾汤中剂量组、邓氏清霾汤高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开始后第1、8、15、22、28天除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滴注(100μL/只)外,其余各组同于上述几天滴注PM2.5混悬液(每只0.5mg/100μL)制备ALI模型。自造模之日起连续4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经口灌胃生理盐水3ml/只/天,地塞米松组以0.02mg/ml地塞米松溶液灌胃3ml/只/天,邓氏清霾汤低、中、高剂量分别以浓度0.73、1.45、2.29g/ml中药溶液灌胃,3ml/只/天。各组大鼠于最后一次滴鼻染毒后48 h内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的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及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鼻腔滴注PM2.5混悬液成功建立大鼠肺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肺组织病理损害,邓氏清霾汤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大鼠的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肺组织W/D比值,BALF中IL-1β、IL-10含量,肺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邓氏清霾汤可通过有效减轻肺组织及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降低ALI大鼠肺组织W/D比值,BALF中IL-1β、IL-10含量及ALI大鼠肺组织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含量起到对PM2.5诱导ALI大鼠肺组织预防保护作用,且存在着一定的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并同时发现中药减轻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激活而实现。
周游刘建博夏欣田胡成明董洪珍蔡俊翔陈亮宇张伟
关键词:PM2.5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NF-ΚB
邓氏清霾汤对痰热郁肺型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邓氏清霾汤对痰热郁肺型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7例AL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14例、常规治疗加邓氏清霾汤组(B组)17例、常规治疗加甲泼尼龙组(C组)16例。A组给予呼吸机介入、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邓氏清霾汤2次,C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甲泼尼龙片2次,每次8 mg。疗程均为7 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水平、呼吸机使用时间、Murray肺损伤评分等。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C组的心率、氧合指数、胸片浸润象限个数、Murray肺损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呼吸机通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各炎症因子明显下降(P<0.01,P<0.05)。A组治愈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B组治愈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4%;C组治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邓氏清霾汤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氧合指数、降低Murray肺损伤评分及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痰热郁肺型ALI。
周游刘建博夏欣田胡成明董洪珍蔡俊翔陈亮宇张伟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痰热郁肺炎症因子
关于医学生应如何学习的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医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完成临床实习及科研实验,这使医学生不能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因此,掌握正确的适合的学习方法对医学生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将从培养兴趣、提出问题、以点带面、有所侧重、结合临床、善于总结、争分夺秒、端正态度以及适合自己共九个方面,结合作者自己的学习体会,对医学生应如何学习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尚处于学习困扰中的医学生带来启发,帮助他们逐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胡成明黄淑丹
关键词:医学生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