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秀红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型
  • 1篇指(趾)甲
  • 1篇指(趾)甲疾...
  • 1篇数据收集
  • 1篇染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接诊
  • 1篇菌病
  • 1篇干扰素
  • 1篇干扰素类
  • 1篇干扰素治疗
  • 1篇肝炎
  • 1篇丙型
  • 1篇丙型肝炎
  • 1篇病种
  • 1篇病种分布
  • 1篇布鲁菌
  • 1篇布鲁菌病

机构

  • 3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作者

  • 3篇李晓迎
  • 3篇王晶波
  • 3篇赵秀红
  • 2篇崔师玉
  • 1篇耿大影
  • 1篇张晓静
  • 1篇廉颖
  • 1篇李玲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10—2014年济南市1010例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门诊2010—2014年接诊的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自2010—2014年接诊、明确诊断的布病病例纳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包括发病时间、年龄及职业分布等。结果2010—2014年,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共接诊布病患者1010例,各年份分别为12、69、134、274、521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发病高峰期有两个,首先是4—8月,各月份发病率分别为9.1%(92/1010)、12.2%(123/1010)、13.4%(135/1010)、11.1%(112/1010)、10.7%(108/1010);其次为1月,发病率为9-4%(95/1010)。发病检出时间1周内者仅占13.4%(135/1010),72.4%(731/1010)的患者距发病时间2周以上。男性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6:1.00;年龄分布,40-49、50~59岁为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29.3%(296/1010)、25.0%(252/1010);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85.6%(865/1010);9614%(974/1010)的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主要与羊、牛、猪等家畜有关,也有宠物饲养和喝羊奶致病者。结论济南市传染病医院接诊的布病患者数量,近5年来显著增加,传播途径主要为家畜饲养、加工,多数患者未能在早期及时诊断,当引起足够重视。
王晶波崔师玉李玲赵秀红李晓迎耿大影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传染病医院接诊传染病病种分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接诊传染病病种分布,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2012年接诊的各类传染病共19 779例患者进行病种分析,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分别占59.73%、18.73%、18.47%;病毒性肝炎新发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但仍居传染病的首位,占63.0%;麻疹的发病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其他病种较为稳定;各个病种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除麻疹出现全年散发,其余病种月份分布较为稳定。结论血源及性传播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次为呼吸道和肠道;其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应作为预防治疗重点。
王晶波廉颖张凤莲张晓静赵秀红李晓迎
关键词:传染病
干扰素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致指(趾)甲不良反应4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国内干扰素(IFN)临床应用主要有2种:普通的基因工程IFN和聚乙二醇IFN。外源性IFN进入机体后,可作为一种生物诱生因子刺激免疫系统,进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1-2],其中,类流感样症候群、血液系统改变、内分泌改变等最为常见,皮肤黏膜损伤亦有报道[3-5],但多以皮疹、银屑病加重为主,指(趾)甲病变尚未见于文献。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和处理IFN的少见不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
王晶波赵秀红崔师玉李晓迎
关键词:干扰素类指(趾)甲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