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睿

作品数:27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氧合
  • 11篇外膜
  • 8篇体外膜肺氧合
  • 8篇综合征
  • 8篇窘迫综合征
  • 8篇呼吸窘迫
  • 8篇呼吸窘迫综合...
  • 8篇肺氧合
  • 7篇重症
  • 7篇膜肺
  • 7篇急性呼吸
  • 6篇危重
  • 6篇急性呼吸窘迫
  • 6篇急性呼吸窘迫...
  • 5篇危重症
  • 5篇肺炎
  • 4篇衰竭
  • 4篇流感
  • 4篇呼吸衰竭
  • 4篇病毒

机构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化工职...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北京呼吸疾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王睿
  • 19篇李绪言
  • 19篇唐晓
  • 14篇童朝晖
  • 11篇贺航咏
  • 6篇张春艳
  • 5篇王淑芹
  • 4篇孙兵
  • 3篇崔瑷
  • 3篇万娜
  • 3篇袁雪
  • 2篇詹庆元
  • 2篇储慧文
  • 2篇贾燕瑞
  • 2篇刘雅兰
  • 1篇尹福在
  • 1篇阎锡新
  • 1篇黄克武
  • 1篇张佳莹
  • 1篇徐斌

传媒

  • 9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急危重症...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总结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因乙型流感病毒肺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及化验检查差异,采用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并与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相对比,总结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例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13例,存活组18例,死亡组5例。死亡组患者中位年龄64(64,72.5)岁,显著高于存活组59(30.25,64.25)岁(P=0.0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比值比(odds ratio,OR)1.307,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1.013~1.686,P=0.039]、血红蛋白(OR 0.845,95%CI0.715~0.997,P=0.046)、以及尿素氮(OR 1.432,95%CI 1.044~1.963,P=0.026)为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相比,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并发症更多(60.0%比87.0%,P=0.023)。结论重症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患者死亡率高,SOFA评分高、贫血、尿素氮升高是其ICU住院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
张冬梅高丽娟唐晓张佳莹李绪言王睿刘光云梁连春童朝晖孙兵
关键词:乙型流感病毒肺炎呼吸衰竭成人
多浆膜腔积液并多发骨质破坏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23岁。因“发现双侧大量胸腔积液1月余”于2011年8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7月17日于当地医院住院,拟行腹股沟疝手术,术前检查发现双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无发热、盗汗。
崔瑷王睿黄克武
关键词:多浆膜腔积液骨质破坏大量胸腔积液腹股沟疝手术医院住院术前检查
65例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的脑部并发症经验总结
目的 旨在通过回顾性调查我中心65例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治疗患者脑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因及预后进行归纳总结。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至2016年5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
李绪言贺航咏王睿唐晓张春艳孙兵童朝晖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
应用多种ECMO模式救治一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产妇的护理被引量:3
2020年
总结了应用多种ECMO模式救治1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产妇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训练有素的配合与完成ECMO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对VAV-ECMO进行精细化调节与管理;利用多种方式联合监测凝血功能,精准化发现相关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多重耐药菌导致的胸腔感染进行分阶段针对性护理;关注子宫恢复情况,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患者住院58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王淑芹万娜徐新张春艳李绪言唐晓贺航咏王睿孙兵
关键词:甲型流感产妇体外膜肺氧合护理
多种评分系统对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探讨多种危重症评分系统对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的重症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纳入2009年1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接受VV-ECMO支持的重症ARF患者共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8~69岁,平均(44±18)岁.计算患者建立ECMO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APACHEⅣ、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体外膜肺氧合协作网评分(ECMOnet)、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测评分(PRESERVE)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呼吸系统疾病生存率预测评分(RESP).以接受ECMO支持后180 d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7例)和病死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上述评分系统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存活组ECMO支持前6h内PEEP设置水平[(9.7±5.0)cmH2O(1 cmH2O =0.098 kPa)]低于病死组[(13.2±5.4) cmH2O,t=-2.134,P=0.039].病死组ECMO运行过程中联合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32%)多于存活组(6%,x2=4.100,P=0.043),并且接受ECMO支持的时间[(15±13)d]长于存活组[(12±11)d,t=-2.123,P=0.041].存活组APACHEⅡ、APACHEⅢ、APACHEⅣ、SAPSⅡ、ECMOnet、PRESERVE和RESP评分均优于病死组(均P<0.05).(2)APACHEⅣ评分预测患者180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92±0.076(95% CI:0.643 ~0.940,P<0.05),以≥48为最佳界值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64.7%,正确率为8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APACHEⅣ评分(<48)患者生存率高于高APACHEⅣ评分(≥48)患者(X2=11.331,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EP(OR=1.555,95% CI:1.097 ~2.204,P<0.05)、APACHEⅣ评分(OR=1.152,95%CI:1.021 ~1.301,P<0.
王睿孙兵李绪言贺航咏唐晓詹庆元童朝晖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2017—2018年冬春季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3
2019年
目的总结重症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因重症流感病毒肺炎所致ARDS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16~78岁,平均(49±15)岁,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4岁,平均(44±14)岁;死亡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57±14)岁。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48例中,确诊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31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3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2例,临床诊断12例;住院期间死亡18例,存活30例。26例患者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性肺炎,其中17例曲霉性肺炎,10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各1例;16例发生院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OR=1.086,95%CI为1.016~1.161,P=0.015)、出现流感样症状至住RICU时间(OR=1.196,95%CI为1.031~1.388,P=0.018)和PaO2/FiO2降低(OR=0.973,95%CI为0.951~0.995,P=0.017)与住院病死率独立相关。结论2017—2018年冬春季重症流感肺炎所致ARDS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合并感染,尤其是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率高,住院病死率高;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与高病死率显著相关;PaO2/FiO2降低、年龄增加、出现流感样症状至住RICU时间延长是影响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兵唐晓李绪言贺航咏王睿刘雅兰李影童朝晖
关键词:流感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34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34例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病例,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34例患者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7~82岁,中位年龄为61(48,69)岁。34例患者按是否在RICU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存活组24例,男17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65(55,70)岁;死亡组10例,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为53(50,58)岁。出现肺炎相关症状至入住RICU的中位时间为7(5,11)d,氧合指数为134(91,216)mmHg(1 mmHg=0.133 kPa),住RICU的中位时间为12(7,22)d。死亡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为9(7,12)分,显著高于存活组的4(3,8)分(P=0.018);死亡组出现肺炎症状至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为10(7,14)d,显著高于存活组的4(3,7)d(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升高(OR=1.461,95%CI为1.041~2.051,P=0.028)和出现肺炎症状至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延长(OR=1.293,95%CI为1.029~1.625,P=0.027)是RICU内病死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中重症军团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启动针对性治疗的时间延迟与RICU病死率升高有关。
何蔡为唐晓孙兵李绪言王睿李影储慧文王荔童朝晖
关键词:军团菌肺炎呼吸功能不全重症监护病房
间质性肺疾病高分辨率CT常见征象的超声特点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床旁经胸超声(TLU)对间质性肺疾病(ILDs)不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征象鉴别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首次诊断为ILDs的患者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14)岁。TLU扫描前外侧胸部和后胸部共计16个扫描点,记录A、B线和胸膜异常;胸部HRCT按照上中下肺野选取3个层面,每个层面需要评估的范围与超声扫描的范围逐一对应,记录胸部HRCT的常见征象;ILDs早期病变定义为胸部HRCT评分≤1分并且没有蜂窝影。计算A、B线和胸膜异常与胸部HRCT征象的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B线和肺HR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线诊断CT征象为正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9%和84.9%,符合率为84.6%。B线诊断CT征象为异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9%和83.9%,符合率为84.6%;小叶中心性结节影较其他HRCT征象B线数量更少、间距更窄,其他的HRCT征象B线无特异性表现;B线发现ILDs早期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83.9%,符合率为84.0%。B线数量(R=0.827,P<0.001)和宽度(R=0.951,P<0.001)与胸部HRCT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B线间距与胸部HRCT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831,P<0.001)。肺部超声诊断胸膜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0.0%,符合率为93.6%。结论肺部超声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肺部间质性改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早期诊断ILDs、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和随诊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未能发现肺部超声能够区分不同间质性病变。
王睿张慧丁毅赵俊袁雪燕黄莉茹崔瑷
关键词:经胸超声高分辨率CT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HFNC的AHRF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① 43例患者纳入...
王睿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多学科协作护理
2024年
总结8例危重症孕产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困难置管的配合与管理;分娩计划的落实与胎儿监测;精准抗凝及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加强管路固定及自主呼吸监测;多层面给予心理支持。本组8例患者均存活,胎儿3例存活.
王淑芹李绪言张春艳万娜张煜唐晓王睿贾燕瑞孙兵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危重症孕产妇危重病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