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布洛芬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右旋布洛芬片(清芬片)200mg,bid,对照组36例口服布洛芬片200mg,bi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药均能显著改善症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2%,显效率分别为32.5%和1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8,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2.167,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右旋布洛芬片(清芬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布洛芬片。 许正国关键词:布洛芬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氯芬酸钠胶浆剂与栓剂治疗肾绞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比较双氯芬酸钠胶浆剂与栓剂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胶浆剂组(双氯芬酸钠胶浆10ml,肛门上5cm处直肠内灌注)和双氯芬酸钠栓剂组(双氯芬酸钠栓50mg,肛门上5cm处直肠内塞入),每组80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60min后的止痛效果。结果 双氯芬酸钠胶浆剂组止痛效果优于双氯芬酸钠栓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7.5%(P〈0.01),显效率分别为92.5%和58.8%(P〈0.001)。双氯芬酸钠胶浆剂组止痛持续时间为(18.2±4.5)h,长于双氯芬酸钠栓剂组的(12.0±3.6)h,P〈0.001。结论 双氯芬酸钠胶浆剂治疗肾绞痛疗效满意,优于双氯芬酸钠栓剂。 刘加升 马元华 许正国 杨玉国 张金鸽 陈家存 孙晓青关键词:肾绞痛 止痛治疗 双氯芬酸钠 清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清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加用清肠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对照组加温肥皂水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1.58%;治疗组病情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液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结论清肠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较好疗效。 许正国 孟昭旭 张立光 蔡敬国关键词:清肠汤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两种去势术的对比分析 2002年 双侧睾丸切除术又称去势术,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的一种较有效地非前列腺切除疗法.传统去势术多采用经阴囊皮肤切口途径,而阴囊血肿及感染又是传统去势术的常见并发症,为了减少去势术后阴囊血肿及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多年来采用自行设计的耻骨联合上横切口行去势术,深感此手术方法优于传统法,报告如下. 刘加升 张雷 马元华 许正国关键词:去势术 双侧睾丸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便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6月~2009年12月200例住院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不同部位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部位感染(12例),皮下血肿(7例),导管脱出(6例)、导管阻塞(9例),静脉炎(8例),静脉血栓(6例)。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 孟慧 许正国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胃肠动力胶囊促进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1 2000年 刘加升 马元华 许正国 张雷 顾瑞磊 杨玉国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后 胃肠功能 清肠汤用于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清肠汤治疗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肠汤口服或由胃管注入,每12 h 1次。结果治疗组2周内胃排空功能恢复8例,3周内恢复14例,4周内恢复6例,4周以上恢复1例,放弃治疗1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14.5 d。对照组2周内恢复胃排空功能4例,3周内恢复10例,4周内恢复8例,4周以上恢复6例,放弃治疗2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23.6 d。在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程度及胃肠减压放置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清肠汤治疗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许正国 刘加升 张立光 孟昭旭关键词:清肠汤 胃癌根治术后 功能性排空障碍 血必净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外科感染高热的比较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血必净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对外科感染高热的退热效果。方法将86例外科感染高热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血必净60ml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毕)和复方氨基比林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组43例,观察对比2组用药4h后的退热效果。结果血必净组退热作用优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1%(P<0.01),显效率分别为88.4%和48.8%(P<0.001)。用药4h后2组平均体温分别降至36.8℃和37.9℃(P<0.001)。血必净组退热持续时间为(13.4±2.6)h,优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组的(6.9±2.1)h(P<0.001)。结论血必净用于外科感染高热的退热疗效满意,优于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 刘加升 马元华 杨玉国 许正国 张立光关键词:血必净 发热 外科感染 复方氨基比林 中药联合腹腔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69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腹腔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联合腹腔化疗组)38例和对照组(单纯腹腔化疗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内发生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 许正国关键词:胃癌 腹腔化疗 文献传递 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双管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方法:将9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双管负压引流52例)和对照组(单管负压引流44例)两组,观察组例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同时加压包扎;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的皮瓣加压包扎加腋窝负压引流.对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的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皮瓣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方法可靠,引流更为充分,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许正国 刘加升 孟昭旭 杜尚峰 张立光关键词:乳腺癌 负压引流 皮瓣坏死 皮瓣下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