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象
  • 2篇灌区
  • 2篇河套
  • 2篇河套灌区
  • 1篇冬季气候
  • 1篇玉米
  • 1篇生种
  • 1篇适生种植
  • 1篇适生种植区
  • 1篇适生种植区划
  • 1篇甜菜
  • 1篇农业气候
  • 1篇农业气候区划
  • 1篇农业气候条件
  • 1篇农业气候条件...
  • 1篇农业气象
  • 1篇农业气象服务
  • 1篇农作

机构

  • 8篇巴彦淖尔市气...
  • 2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8篇王敏
  • 3篇张保龙
  • 2篇王敏
  • 2篇于亮亮
  • 2篇李金田
  • 2篇杨松
  • 2篇刘俊林
  • 2篇陶娜
  • 2篇张喜林
  • 1篇梁凤娟
  • 1篇丁元胜
  • 1篇刘艳丽
  • 1篇杨铁钢
  • 1篇孔德胤
  • 1篇刘伟
  • 1篇揣新军

传媒

  • 2篇内蒙古气象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中国糖料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4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81—2020年巴彦淖尔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5年
文章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81—2020年间研究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基于9个国家级气象站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4℃·(10 a)~(-1),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增温最为显著。年降水量虽整体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气候倾向率为7.23 mm·(10 a)~(-1)。而年平均日照时数则呈现减少趋势,倾向率为-9.34 h·(10 a)~(-1),尤以20世纪90年代减少最为明显。在周期性变化方面,尽管部分周期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表现出多尺度的震荡。而在突变分析中,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在特定年份呈现显著性突变,反映了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深入分析巴彦淖尔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政策和管理策略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王敏王敏张保龙张保龙郭旭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
河套平原基于气象条件的甜菜品质区划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甜菜含糖率资料与相应年份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影响含糖率的农业气象指标,采用逐步回归对显著因子进行了筛选,组建含糖率综合评估模式,利用细网格推算模型,在CityStar4.0平台上进行了甜菜品质的区划,为当地制糖企业选择甜菜种植基地提供参考。
孔德胤张喜林王敏揣新军梁凤娟
关键词:甜菜含糖率气象指标品质区划
河套灌区春玉米农业气候条件分析及适生种植区划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河套灌区两个观测站22 a玉米观测资料和相应气象资料,计算玉米各发育期气温、日照等要素的多年平均值,分析了各发育期适宜和不利条件。利用气候资料与气候潜力产量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玉米适宜种植分区,将河套灌区玉米种植分成最适宜区、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等三个种植区域,并提出了不同种植区域的生产建议。
杨松刘俊林陶娜李金田李雪冰王敏
关键词:春玉米农业气候区划
河套灌区复种制度推广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2023年
1961—2020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无霜期呈逐年延长趋势,延长的速率为6.1 d/10a;河套地区大于0℃积温呈增加趋势,以111.1(℃·d)/10a的速度增长。热量和无霜期的增加,为复种制度推广提供了保障。“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移栽向日葵”两种种植模式均取得成功。从气象角度摸清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综合给出2种复种模式在河套灌区不同地区推广的可行性。
王敏
关键词:河套灌区气候资源
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研究
2023年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集约化、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此背景下农作物种植也由原先的经验驱动、主观判断转变为数据支撑、试验依据,而这对于农作物种植规范性、科学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从农业气息服务的角度着手,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以及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王敏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农业气象服务
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黄河内蒙古段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7A3和气象站点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偏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2002—2021年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NPP呈波动增加趋势,2011年以前以负偏离为主,2012年以后以正偏离为主。(2)植被NPP平均值为169.15 gC·(m~2·a)^(-1),自西向东递增,101~250 gC·(m~2·a)^(-1)区域占总面积的77.0%,裸地﹤灌木﹤其他﹤草地﹤农田﹤林地。69.1%的区域植被NPP变异系数Cv≤0.2,整体稳定性较好。(3)植被NPP与气温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31,仅有6.7%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与降水量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62,有81.1%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降水量是影响研究区植被NPP显著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4)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导致植被NPP的变化。
张保龙程文博赵宇新王敏王敏
关键词:NPP黄河内蒙古段气候响应
巴彦淖尔市高分辨率风能资源评估
刘伟张喜林刘俊林张保龙刘艳丽于亮亮杨铁钢陶娜王敏
为了满足该市风能资源详细规划和风电场选址(宏观选址和风机布设)需要,采用数值模拟评估方法,对全市境内垂直高度对60、70、80、90、100米五个高度层的年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进行了定量评估,水平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00米...
关键词:
关键词:风能资源
巴彦淖尔市2006年冬季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2007年
2006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多。气温的时间分布为两头高,中间低,不仅季平均创历史极值,其间有多个旬月创历史极值,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天。气温高,冻土层较薄,增大了表层土壤水分散失,化冻提前,不利于春播;降水偏多,主要在11月和2月,以2月最多。降水弥补了水分散失,但也提前并加重了潮塌的发生;牧区降水相对较少,但仍能弥补土壤水分散失对牧草造成的不足,同时,对生态环境改善较为有利。
杨松李金田王敏丁志征丁元胜
关键词:暖冬气候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