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科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联合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于保山市人民医院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日进行序列排序,单数序号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22例),双数序号为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ERAS组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NRS评分均降低,且ERAS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Harris评分均升高,且ERAS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联合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再清杨新科苏云鹏王斌牛罕敏屈永周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杂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复杂骨盆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Tile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处理,然后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和内固定手术方法处理。术后随访>9个月,采用Matta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优30例,良21例,可5例,差0例,总优良率91.07%。结论:复杂骨盆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疾病,治疗难度很大,应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采取对应的入路与内固定术处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 杨新科
- 关键词:骨盆骨折入路内固定术
- 自体髂胫束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治疗32例被引量:3
- 2011年
- 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损伤,Dehaven和Noyes等发现急性创伤导致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中,有72%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ACL)。一旦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治疗,会导致半月板关节软骨的进一步损伤,
- 何实为王斌吴云县杨新科苏云鹏许凌云何杰勇
- 关键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1]。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延长,术后易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以及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发症,使得手术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2]。如何有效的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尽快的康复,避免骨质疏松导致再次骨折的发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 王斌许凌云杨新科何实为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再次骨折
- 胸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上胸椎骨折手术入路。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胸椎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50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上升了50%,达到90.56%;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经过及时换药处理,愈合情况良好;以ASIA分级为标准评价患者神经损伤情况,患者术后平均提升1~2级,好转情况明显,术前术后患者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治疗胸椎骨折的较好术式,低位颈椎前方入路是上胸椎手术治疗较合理的手术入路。
- 杨新科
- 关键词:胸椎骨折脊柱内固定手术
- 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60例脊柱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5.9±1.2)mL低于对照组的(216.6±86.2)mL,平均手术时间(92.2±19.8)min和住院时间(30.6±3.2)d均短于对照组的(162.3±53.8)min,(62.8±4.2)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08,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新科
-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手术
- 下颈段椎体骨折脱位经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8例体会
- 2010年
- 目的:总结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实际运用中的优点、手术技巧。方法:通过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创伤患者,采用C3-7单节段椎弓根钉技术复位固定,共置入32枚椎弓根钉,恢复下颈椎生理序列及稳固性,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损伤恢复情况。结果:术后X线正侧位片、CT扫描提示32枚置入钉中除一枚C7右侧穿破椎弓根外侧壁,未产生实质性损害外,其余椎弓根钉置入位置满意,无椎动脉、颈脊髓、神经根损伤,无脑脊液漏。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在术前完善检查评估,术中熟练的置钉技术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
- 何实为吴云县许凌云杨新科苏云鹏
- 关键词:下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技术
-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杨新科
- 关键词:颈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 下颈段椎体骨折脱位前入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28例体会
- 2012年
- 下颈段椎体骨折脱位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由于颈椎结构复杂,具有活动度大而稳定性小的特点[1],易引起脊髓神经损伤,严重者发生截瘫,甚至继发性死亡。传统治疗方法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快速康复的要求。
- 何实为王斌吴云县杨新科许凌云苏云鹏
- 关键词:骨折脱位下颈段前入路减压椎体脊髓神经损伤
- 下颈段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固定术28例及护理
- 2012年
- 目的经前路颈椎管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颈椎外科的重要术式。总结该术式并给与积极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用该手术治疗的28例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自2008~2010年开展该手术治疗28例,疗效优良率89.3%。结论此术式可解除颈椎管前方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稳定颈椎,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且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很关键。
- 何实为王斌吴云县杨新科许凌云苏云鹏
- 关键词:前路减压融合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