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通辽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中央台城镇精细化预报在通辽市的检验
- 通过对中央台2014年至2016年逐日城镇精细化预报在内蒙古通辽市11个国家气象站点的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20h预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央台城镇精细化预报对通辽地区有较强的指导能力;通辽西北部、西南部地区...
- 陈云飞
- 关键词:气象服务精细化预报
- 自动读取城镇精细化天气预报程序设计被引量:1
- 2017年
- 对自动读取城镇精细化天气预报程序的设计情况作了介绍,该程序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作为数据库,实现了中央气象台下发的城镇精细化天气预报对通辽地区11个国家气象站点降水量、最低气温、最高气温三个气象要素数据地自动读取、挑选、存储、查看,降低了天气预报员的工作量,方便了日常天气预报工作。
- 陈云飞蔡继静
- 关键词:程序设计
- 内蒙古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研发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进一步提升内蒙古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实现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的自动化、客观化,2013年,通辽市气象部门启动了乡镇精细化预报的研究工作,并组织研发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了乡镇天气预报的自动制作、存储、发布、检验,并加入了人工订正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通辽地区乡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介绍了"通辽市乡镇天气预报和检验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框架、功能及应用情况。
- 陈云飞
- 内蒙古通辽市2011年7月15—16日强对流降水过程分析
- 2012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及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7月15—16日内蒙古通辽市出现的一次强对流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充沛的水汽条件、高空急流的存在、低空水汽的辐合、强的上升运动及不稳定能量的作用,是激发该次对流降水极为有利的因素。如果能通过对该次降水过程的总结,得出一些经验和指标,并应用于今后的预报工作当中,为今后的强对流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将会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祁雁文陈云飞李莉
- 关键词:东北冷涡切变暖湿气流高空急流强对流降水
- 中央台城镇精细化预报在通辽市的检验
- 2017年
- 通过对中央气象台2014年至2016年逐日城镇精细化预报,在内蒙古通辽市11个国家气象站点的晴雨、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20小时的预报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中央台城镇精细化预报对通辽地区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二是通辽西北部、西南部地区是重点订正区域,最高气温是重点订正要素;三是三个气象要素的预报质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预报质量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晴雨、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四是从总的趋势看,晴雨预报质量呈现出缓升,最高气温预报质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最低气温预报质量呈现出缓降。
- 陈云飞
- 关键词:中央台预报准确率
- 阵风锋产生的天气过程及其雷达产品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2009—2011年通辽市2个天气个例的分析得出:灾害性大风与孤立的对流风暴或一族对流风暴的出流(即阵风锋)是紧密相关的,湿的下击暴流具有相对较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常出现在夏季,湿度及对流不稳定条件好,除大风外并伴有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而干的下击暴流仅具有中等强度的回波,常出现在干燥的春季,只有极微量的降水,主要以大风和扬沙天气为主。
- 祁雁文陈云飞李莉
- 关键词:阵风锋雷达产品特征个例分析
- 台风“狮子山”造成内蒙古通辽地区强风雨天气过程分析
- 2017年
- 以2016年8月30日至9月5日影响内蒙古通辽地区的台风"狮子山"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自动气象站资料和Micaps实况资料,结果表明:该次天气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不断北抬与鄂海阻高合并形成经向型高压坝期间,受台风"狮子山"和东北冷涡共同影响,通辽地区上空存在东南向的高空急流和偏北向的低空急流,急流的形成与维持不仅为降水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也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但低空急流输送的冷而湿的空气不利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蓄积与不稳定层结的建立,同时低空急流造成了通辽地区的大风天气。
- 陈云飞
- 关键词:台风低空急流
- 通辽地区一次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以通辽地区2010年5月17-19日一次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天气图、云图、雷达图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常用的各类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评估检验,力求探究各类产品与天气实况的内在联系,以期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运用,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报结论。
- 李森陈云飞祁雁文晏平
- 关键词:降水过程
- 内蒙古通辽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以内蒙古通辽市2010年11月11日—12日暴雪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天气图、云图、雷达图等实况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暴雪区域对应的几种数值预报场进行总结,探究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机制及该次预报的成败因素,以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 陈云飞
- 关键词:暴雪
- 基于城镇预报的乡镇气温预报方法初探被引量:8
- 2016年
- 文章采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通辽地区11个国家气象站(对应城镇,下同)和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对应乡镇,下同)逐日20—20时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实况资料,分析了各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相关关系,给出了替代法、误差订正法、回归方程法3种乡镇温度预报方法并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回归方程法较另两种方法更优,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点采用;(3)基于城镇预报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依赖于同期城镇温度预报质量,通常前者较后者略低;(4)以城镇预报为基础,采用回归方程法制作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较高。
- 陈云飞祁雁文韩聪刘娜
-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