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忠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刑民交错案件的类型判定与程序规制
- 2020年
- 刑法和民法作为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两大基础性部门法,分别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防范和惩治不法行为的作用,共同致力于对社会秩序和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然而,由于二者之间在法律属性、价值理念、目标追求和运行模式上的不同,使得两法在管控领域和制裁方法上具有很大差异性。
- 王立忠张桂彬陶朋
- 关键词:程序规制社会秩序部门法法律属性
-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活动中的心理及对策
- 2014年
- 讯问过程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展开相互心理较量的过程。在这场心理博弈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讯问人员讯问活动的开展?讯问人员应通过讯问环境的营造、讯问策略的实施、讯问方法的使用来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从而提高讯问效果、实现讯问目的。
- 王立忠
- 关键词:犯罪心理讯问策略讯问方法
-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的构建
- 2015年
- 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公众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事宜的活动,是现阶段中国检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伴随检务公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现实需要对公诉环节的检务公开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厘清检务公开基本制度入手,指出公诉环节开展检务公开活动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的具体措施。
- 马洪斌张桂彬王立忠
- 关键词:检务公开公诉环节听证程序
- 庭前会议制度之完善被引量:1
- 2018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其重点内容就是要实现庭审实质化。庭前会议制度服务于庭审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与审判有关的各种问题,发挥审前过滤功能,提升庭审效率,缩短审判期限,客观上起到推动庭审实质化实现的目的。当前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补充完善以适应庭审实质化的改革要求。
- 王立忠
- 关键词:证据开示非法证据排除
- 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信访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权利救济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安定,而如何有效地终结涉检信访案件也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检察机关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涉检信访案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出发,论证了终结机制所要发挥的基本法律功能、所要执行的基本终结标准,并针对"诉访分离"等现实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涉检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的体系化构想。
- 课题组吉树海宋天智王立忠赵敏
- 关键词:权利救济法律功能
- 答案
- 2015年
- 《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让我想起一段往事。我曾在某所大学的人事部门供职七年。因为招聘工作的需要,被我面试过的应聘者数以百计。在面试中,每当眼见某张稚气未脱的年轻面孔上写满了指点江山般的激昂时,我便会不失时机地泼出一盆冷水,提出一个令多数应聘者登时语塞的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你想为谁而工作?”以此来体会“戳穿”和“揭露”带来的快感。
- 王立忠
- 关键词:《你在为谁工作》人事部门招聘工作应聘者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