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年龄30~75岁;住院时间不少于48 h;GardenⅢ、Ⅳ型股骨颈患者,均进行了内固定手术,不包括外固定支架、牵引及石膏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者;随访时间24个月。将符合上述标准的192例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24 h手术者(76例),B组为>24 h手术者(116例),将两组间住院时间、ICU时间、合并休克、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股骨头坏死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住院时间、合并休克率、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在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尽快手术恢复股骨颈的解剖关系,可大大降低住院时间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费用。
- 程利民虞勇曾祥坤
- 关键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
-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4
- 2021年
- 腕踝针是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经济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对疼痛类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收集近5年来腕踝针治疗疼痛的相关文献,综述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 曾玉娥郑晓彤潘艳东曾祥坤
- 关键词:腕踝针疼痛
- 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 2007年
- 为探讨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载瘫的治疗效果,从2000年2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病人63例:T112例,T1211例,L124例,L215例,L38例,L43例;压缩性骨折21例,爆裂性骨折9列,旋转骨折16例,剪力骨折(切片状骨折)7例,椎体后部骨折(Chace骨折)10例;完全性截瘫21例,不完全性截瘫42例;全部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手术,Luque棒19例,双Harrington 12例,椎弓根螺钉32例。结果表明,本组63例无一例加重症状,获得随访的有51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不完全截瘫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提示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尽早手术及彻底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 程利民曾玉娥曾祥坤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截瘫后路减压内固定
- 探求甲状腺良性肿瘤采用峡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和上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分析峡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与上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峡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67%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应用效果比上外侧入路改良Miccoli手术良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术后甲状腺功能。
- 曾祥坤
-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88年6月至2004年8月,共手术治疗150例,其中L4 ̄5102例,L5 ̄S136例,L3 ̄412例,同时两个椎间盘突出6例。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36例,半椎板切除90例,开窗24例。结果经半年至3年随访,优132例,良15例,差3例。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或CTM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重视侧隐窝的减压与疗效密切相关。
- 程利民曾玉娥曾祥坤
- 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