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富强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金台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鼻内
  • 1篇验配
  • 1篇远程
  • 1篇纱条
  • 1篇筛前神经
  • 1篇伤膏
  • 1篇烧伤
  • 1篇烧伤膏
  • 1篇湿润烧伤膏
  • 1篇湿润烧伤膏纱...
  • 1篇手术
  • 1篇术尔泰
  • 1篇填塞
  • 1篇填塞材料
  • 1篇听力
  • 1篇听力障碍
  • 1篇膨胀海绵
  • 1篇热凝
  • 1篇助听器
  • 1篇微波

机构

  • 4篇宝鸡市人民医...
  • 2篇宝鸡市金台医...

作者

  • 5篇王富强
  • 4篇冯小宝
  • 3篇刘杰
  • 2篇章松林
  • 1篇李乐天
  • 1篇翟丽萍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术尔泰液及PVF医用海绵在预防鼻窦内窥镜手术后术腔粘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术尔泰液及PVF系列医用海绵预防鼻窦内窥镜手术后术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将637例患慢性鼻窦炎并行鼻窦内窥镜手术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一组(219例):术中术尔泰液冲洗术腔、术尔泰液膨胀PVF系列医用海绵填塞术腔。治疗二组(209例):术中术尔泰液冲洗术腔,常规填塞术腔,术后抽除术腔PVF系列医用海绵后以术尔泰液棉片处理术腔。对照组(209例):抽除术腔填塞物后以0.9%氯化钠冲洗术腔。比较三组术后术腔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一组术腔粘连发生率3.2%,治疗二组术腔粘连发生率4.8%,对照组7.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尔泰液与PVF系列医用海绵联合应用,可预防和明显减少鼻窦术腔粘连。
刘杰章松林宋国昶冯小宝王富强
关键词:术尔泰鼻窦内窥镜手术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对照1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疗程,对照2组仅给予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作为空白对照。3组同时均给予行为、心理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9.37%,对照1组总有效率62.12%,对照2组总有效率44.44%。3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耳鸣有显著疗效。
刘杰章松林宋国昶冯小宝王富强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耳鸣
45例听力障碍患者基层医院助听器远程验配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医院助听器远程验配模式可行性和推广性。方法:对比分析了45例实行助听器传统验配和45例实行助听器远程验配患者言语识别率及满意度。结果:助听器传统验配模式和远程验配模式各45例,其中传统验配模式康复35例,康复率为77.8%;远程验配模式康复42例,康复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听器佩戴6周末,传统验配模式平均言语识别率增长19.40%,远程验配模式平均言语识别率增长27.47%,远程验配模式较传统验配模式平均言语识别率增长更显著(8.07%)。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结果提示:45例使用传统模式验配助听器患者中,33例(73.3%)满意,12例(26.7%)患者使用后不满意。而45例使用助听器远程验配模式的患者中,40例(88.9%)表示满意,5例(11.1%)不满意。结论:听力障碍患者医院助听器远程验配模式较传统验配模式助听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因而更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富强翟丽萍李乐天
关键词:助听器听力障碍
湿润烧伤膏纱条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理想的填塞材料应该具有止血效果好、对鼻黏膜刺激小、易于填塞和抽取、患者感觉舒适、可留置较长时间、抽除后并发症少及价格经济等特点,并能促进黏膜上皮修复,若用于中鼻道填塞还需保持鼻腔通气。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填塞材料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
王富强冯小宝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纱条鼻腔填塞填塞材料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鼻内镜检查
选择性微波热凝鼻内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62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微波热凝鼻内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符合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的患者,行选择性微波热凝鼻内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统计其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微波热凝治疗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达91.9%,12个月达88.7%。症状和体征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微波热凝鼻内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冯小宝王富强刘杰
关键词:微波下鼻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