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路结石的研究分析及防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尿路结石主要成分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6年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10例结石患者,采用红外光谱分析(IR)检测方法,分析尿路结石主要成分,并随访2 a,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复发率。结果尿路结石以含草酸混合性结石为主,占比为47.92%(484/1010),其中以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结石为主,占比为40.59%(410/1010)。上、下尿路结石均以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性结石为主。随访2 a,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复发率为11.21%(24/214),内腔镜取石碎石术复发率为8.99%(32/356),经皮肾镜取石术复发率为12.57%(40/350),腹腔镜肾盂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复发率为8.88%(8/90)。结论草酸钙、磷酸钙混合性结石是安阳地区尿路结石主要类型,且其发生、进展与饮食习惯存在密切联系,可通过加强饮食指导,达到降低尿路结石发生率,减少尿路结石复发,发挥良好防治效果的最终目的。
- 杨庆良张海芳乔明洲黄连怡张广云宋歌秦悦
- 关键词:尿路结石结石成分复发
- 挽救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 2018年
- 目的探讨挽救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例前列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将其分为开放组与腔镜组,每组7例患者。开放组患者行开放手术,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控尿情况与PS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总共出现4例并发症;手术时间分别为(225.55±58.45)min和(210.69±80.98)min;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275.58±49.44)ml和(260.48±93.89)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58±4.33)d和(10.55±2.84)d;14例患者术后一年均能自行控尿;术后PSA均降至0.03~2.90 ng/ml和0.04~2.90 ng/ml,14例患者均未出现生化复发,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进行对比,发现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前列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实施挽救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能确定近期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再次复发,手术安全性较高,长期效果则需再进一步进行观察。
- 张广云
- 单一体位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单一体位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下治疗上尿路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诊治且随访至2023年6月的72例上尿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一体位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手术后,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在术前、术后不同时点,比较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术后,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率、复发率、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效果均更优(P<0.05)。术后3 d,两组的CRP、IL-6较之术前更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更少,无进展生存更长,复发率更低(P<0.05);两组病死率、术后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体位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下治疗上尿路肿瘤具有较为理想效果,有利于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
- 张广云牛凌卫白冰王军
- 关键词:上尿路肿瘤腹腔途径
- 膀胱癌中Galectin-3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Galectin-3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癌旁正常组织(54例)及SV-HUC-1、T24、5637、BIU-87细胞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转染NC-siRNA、Galectin-3-siRNA1和Galectin-3-siRNA2入膀胱癌T24细胞,未转染任何siRNA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对照组、NC-siRNA组、Galectin-3-siRNA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Hes1、Cleaved Caspase-3、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Galectin-3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T24细胞中Galectin-3的表达最高(P<0.05);Galectin-3-siRNA1、Galectin-3-siRNA2组Galectin-3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Galectin-3-siRNA1组的抑制效果更明显。Galectin-3-siRNA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降低,Notch1、Hes1、PCNA和Ki-67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膀胱癌Galectin-3表达可降低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的下调有关。
- 张广云张海芳乔明洲
- 关键词:膀胱癌增殖凋亡NOTCH信号通路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膀胱冲洗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对术后症状改善及膀胱冲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8例,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44)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n=44)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及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36%(5/44)比29.55%(13/4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张广云
- 关键词: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冲洗
- LHRHa与八聚精氨酸共修饰载氟尿嘧啶靶向脂质体的构建及其抗前列腺癌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构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八聚精氨酸(R8)共修饰载氟尿嘧啶(5-FU)脂质体(LHRHa/R8-LP-5-FU),对其前列腺癌靶向性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LHRHa/R8-LP-5-FU,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并通过PC-3前列腺癌细胞定性和定量摄取实验考察其前列腺癌细胞靶向性。采用噻唑蓝(MTT)实验以及肿瘤球实验考察LHRHa/R8-LP-5-FU对PC-3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制备LHRHa/R8-LP-5-FU粒径为(115.0±15.2)nm,电位为(11.00±2.15)m V,5-FU的包封率(84.5±5.1)%。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PC-3细胞对LHRHa/R8-LP摄取效率分别是R8修饰脂质体(R8-LP)和LHRHa修饰脂质体(LHRHa-LP)2.8和3.2倍(P<0.01)。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以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LP-5-FU、R8-LP-5-FU、LHRHa-LP-5-FU和LHRHa/R8-LP-5-FU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4±4.5)%,(39.5±4.2)%,(48.6±3.5)%和(82.5±4.3)%(P<0.01)。LHRHa/R8-LP-5-FU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脂质体。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细胞摄取实验结果一致。结论 LHRHa与细胞穿膜肽共修饰载5-FU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前列腺肿瘤细胞靶向性和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治疗前列腺癌的高效给药系统。
- 杨庆良夏永华何岩张广云宋歌
- 关键词:脂质体
- 神经胶质瘤致病因子-1在肾癌细胞株769-P体外侵袭活性强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观察神经胶质瘤致病因子-1(Gli-1)在肾癌细胞株769-P细胞体外侵袭活性强化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Gli-1-小干扰RNA (siRNA)慢病毒载体,将体外培养好的肾癌769-P细胞株分为3组:A组:Gli-1-siRNA和pGCL-绿色荧光蛋白(GFP)共转染组.B组:未转染组;C组:pGCL和pHelper 1.0共转染组.A组为实验组,B、C两组为对照组.应用基因转染方法,将A组肾癌769-P细胞转染Gli-1-siRNA慢病毒载体.检测Gli-1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株769-P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Gli-1-siRNA在769-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噻唑蓝(MTT)法、划痕实验、流式细胞仪、显微镜等观察比较转染Gli-1-siRNA的769-P细胞的的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凋亡等形态学改变.结果 (1)阴性对照组的Gli-1 mRNA表达量为98.2 ±6.6,Gli-1-siRNA转染组为53.8 ±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阴性对照组的Gli-1蛋白表达量为94.9±7.9,Gli-1-siRNA转染组为4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划痕实验结果显示Gli-1-siRNA转染的769-P细胞株迁移能力低于正常769-P细胞株(P<0.05).(4) MTT实验结果显示,Gli-1-siRNA对769-P细胞的活性抑制明显增强,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比例不同作用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C组769-P细胞12 h的凋亡率为(10.67±0.23)%和(6.84±0.16)%,A组细胞12h凋亡率为(45.40±5.79)%,24h凋亡率为(60.67±5.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A组Gli-1-siRNA转染成功的769-P细胞其胞质内出现颗粒状物,肾癌细胞逐渐模糊、消失.24h后769-P细胞数明显减少,48 h后癌细胞大部分凋亡,细胞漂浮,并且在培养液中出现细胞碎片.B、C组769-P细胞状况良好,未见明显细胞�
- 杨庆良张海芳张广云周晨龙
- 关键词:肾癌小干扰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