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珠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尤其是产后2h的出血量占产后24h出血量的80%。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多数地区已近20%或以上。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较自然分娩出血量要多,所以重视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选择剖宫产者(50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术后出血),并与子宫肌注射催产素(20μ)5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黄惠珠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剖宫产术后出血
- 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原因与处理对策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原因,并探究对其进行处理的对策。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自2017年1-12月收治的51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院检查的剖宫产术后未发生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产妇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原因及经处理后患者子宫切口憩室愈合情况。结果:孕期体重大、贫血、剖宫产次数(≥2次)、剖宫产术中进行单层锁边缝合、子宫后位、产程时间延长、存在胎膜早破病史及进行择期手术均是导致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经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后,51例发生瘢痕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肥胖、贫血、剖宫产次数过多、剖宫产术时进行单层锁边缝合、子宫后位、产程时间延长、存在胎膜早破病史及进行择期手术均是导致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降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率,临床需对产妇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进行控制,并在瘢痕子宫切口憩室发生后,及时对患者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 黄惠珠廖小云
- 米索前列醇与氯诺昔康等用于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
- 2010年
- 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是计划生育的补救措施,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续贯应用的药物流产。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不适应用于停经超过49d及肝肾功能不全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故使用范围有局限性。随着医学发展的人性化,镇痛已渐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来应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镇痛后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因要求的医疗条件较高,费用高,
- 黄惠珠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氯诺昔康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
-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观察
- 2007年
-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产后2h出血量占产后24h出血量的80%。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本身产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多,重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是降低剖宫产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我院对剖宫产者早期给予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口服,预防术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黄惠珠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出血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量孕产妇死亡剖宫产产妇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13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单纯性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宫颈癌糜烂密切相关。利用微波的高热效应使蛋白质凝固的原理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较新的物理疗法。本院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黄惠珠
- 关键词: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单纯性疱疹病毒宫颈糜烂育龄妇女
- 期待疗法防治胎膜早破早产10例临床观察
- 2007年
- 黄惠珠
- 关键词:胎膜早破期待疗法早产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