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应激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应激性肝损害(HSI)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HS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归,出现肝损害时停用或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并加强护肝等治疗,对所得结果进...
- 丁硕孙海丰吴志学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肝损害预后
- 文献传递
- 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报告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o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作者自行研制的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该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间,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8~165min,平均44min。住院4~7d,平均4.6d。结论在LC术中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本新型器械与现有缝合打结器械相比,能有效降低利用丝线结扎组织的难度,提高打结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渠时学孙峰丁硕李青宋瑞丽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丝线钛夹
- 自制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在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在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该器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2007年5月,该科应用自制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以丝线作材料施行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2例。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38min。住院1~7d,平均3.6d。结论应用腹腔镜多功能夹持钳施行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新型器械与现有缝合打结器械相比,能有效降低利用丝线结扎组织的难度,提高打结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渠时学孙峰丁硕李青宋瑞丽
-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钛夹
- 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对 2 4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 ,2 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血气分析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抢救成功 2 1例 ,死亡 3例。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 ,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 丁硕刘艳英李梅刘功俭
- 关键词: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成功治疗前低氧血症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36例分析
- 2007年
- 王锋丁硕张超群
- 旁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旁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重症医学科(ICU)治疗的S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7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旁路BAL。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ICU治疗的相同条件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第5、10、15天住院例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气道峰压(PIP)、氧合指数、阿托品用量的变化;分析观察组在灌洗前后pH值、PaO_2、PaCO_2、PIP、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住院第5、10天,P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PIP、阿托品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洗后pH值、PaO_2、PaCO_2、PIP、氧合指数变化与灌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0天住院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旁路BAL在治疗S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时效果显著。
- 丁硕王以照渠时学李梅彭慧金友礼
- 关键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
- 不同途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2例在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下行纤支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术(BA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经导管外和导管内插入纤支镜进行吸痰和B...
- 丁硕李梅彭慧赵家玉
-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衰的机械通气治疗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对 2 4例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 ,2 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血气分析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顺利脱机 ,抢救成功 2 1例 ,死亡 3例。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 ,能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低氧血症 ,有效防止ARDS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 ,是抢救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最重要也是最具有肯定疗效的方法之一。
- 周长江谢军丁硕
- 关键词:严重胸外伤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
- 硬膜外小剂量丁哌卡因与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椎管内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已有百余年历史,我院应用小剂量丁哌卡因与芬太尼行连续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1 治疗方法 当子宫口开至2~3cm时,经L3~L5间隙作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4cm,经此导管注入0.15%丁哌卡因与芬太尼50μg混合液3ml,观察5~8分钟,无异常后追加注入5ml。
- 丁硕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镇痛
- 不同疗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不同疗程对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调控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住ICU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危重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2例,对照组始终给予常规血糖控制,控制血糖在4.4~11.1 mmol/L;7 d组、14 d组分别给予7 d、14 d的强化胰岛素治疗,随后给予常规的血糖控制,控制血糖在4.4~8.3 mmol/L。结果在强化胰岛素治疗期间,7 d组、14 d组胰岛素用量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强化治疗停止后第15~21天,7 d组、14 d组的平均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 d组、14 d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7 d组和14 d组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随着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间的增长而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病患者中,采用7d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达到同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相同或相似的控制目的 ,既改善预后,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 丁硕李梅渠时学王雪英赵家玉
-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