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澎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学科
  • 2篇思维
  • 2篇全息
  • 1篇单模式
  • 1篇学科学
  • 1篇学生思维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义务教育课程
  • 1篇指向
  • 1篇数字教材
  • 1篇年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融合
  • 1篇物候
  • 1篇物候特征
  • 1篇小学科学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课
  • 1篇教育课程

机构

  • 4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王澎
  • 1篇路虹剑

传媒

  • 1篇中小学数字化...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新课程评论
  • 1篇阅读与成才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指向深度学习的数字教材“四单”模式实施策略——以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在新课标指引下,为落实双减促双升要求,以数字教材为依托,使用预学单—辅学单—拓学单—补学单构成的“四单”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学生把头脑中的知识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结构,推动思维进阶。进而支持学生基于思维进阶的自主学习,将知识和方法应用迁移到其他领域和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实现自我认知建构。本文探讨通过数字教材的“四单”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王澎吴潇波
关键词:数字教材
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科普阅读实践探索 以二十四节气学习为例
2023年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教学改革必须指向育人方式的变革。核心素养一定是知行交互的结果,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而形成的。因此,新方案将“强化学科实践”作为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方向,指向新时代从学科素养到学生素养的跨越。本文以科学学科与二十四节气深度融合为例,以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北京本地气候及物候特征,最后落实到科学学科特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节气。
王澎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科学学科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合物候特征
全息交互助力学生思维可视化被引量:1
2021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传统教学注重"感知记忆",这种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动物~([1])。当今,教师可以应用一系列图示技术将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清晰呈现出来,即思维可视化,使教学重新聚焦在思维层。
王澎路虹剑
关键词:传统教学
全息交互协作学习终端助力科学推理被引量:1
2021年
科学推理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数据中蕴含的有用信息,形成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技能,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全息交互协作学习终端以三维立体优势创设虚拟仿真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学生科学思维有推动促进的作用。
路虹剑王澎
关键词:科学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