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东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高邮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3篇外伤性
  • 2篇动态观
  • 2篇抢救
  • 2篇颅骨
  • 2篇基底
  • 2篇基底池
  • 2篇额叶
  • 2篇额叶损伤
  • 2篇CT动态
  • 2篇CT动态观察
  • 1篇血肿
  • 1篇一次性手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血肿
  • 1篇治疗小儿
  • 1篇神经内窥镜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创伤

机构

  • 5篇高邮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伟东
  • 2篇杨旭明
  • 1篇谢明皓
  • 1篇吴晓明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神经内窥镜下S骨槽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2004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加颅骨S骨槽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内窥镜手术加S骨槽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 3例。结果 该组病例均经一次性手术治愈 2 0例 ,3例因脑肿胀明显而去骨板减压。结论 神经内窥镜下S骨槽手术创伤小 ,视野好 ,直视下操作并发症少 。
夏风行杨旭明王伟东谢明皓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治疗小儿颅骨一次性手术手术创伤
基底池改变在外伤性额叶挫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王伟东
关键词:额叶损伤基底池CT动态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高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早期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使用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死亡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从小卫王伟东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颅脑外伤
基底池改变在外伤性额叶挫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时基底池影像学征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脑挫裂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MRI扫描形态改变分为4组:Ⅰ组(45例)为基底池形态正常;Ⅱ组(37例)为基底池轻度受压;Ⅲ组(28例)为基底池明显受压;Ⅳ组(10例)为基底池均消失。观察基底池改变与GCS评分、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基底池形态与GCS评分、治疗方案有关,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额叶脑挫裂伤预后越差,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王伟东
关键词:额叶损伤基底池CT动态观察
计算机三维个体化设计EH材料修复额颞顶部颅骨缺损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计算机三维个体化设计EH材料修复额颞顶部巨大颅骨缺损患者29例,通过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技术,建立个体化修复额颞顶部巨大颅骨缺损方案。结果:29例患者均完成1~16个月随访,术后随访时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亦无排异感染等现象。提示: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型技术和EH复合材料技术是修补额颞顶部较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杨旭明王伟东吴晓明夏风行从小卫
关键词: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