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丽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2篇血清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低血糖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血糖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抑素
  • 1篇原因分析及护...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机构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汪丽
  • 3篇胡红艳
  • 2篇于磊
  • 2篇任启芳
  • 2篇金国玺
  • 2篇裴晓艳
  • 2篇张艳丽
  • 1篇高霜
  • 1篇张玮
  • 1篇史菲菲
  • 1篇顾娟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尿病肾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无规律进食;糖尿病病情减轻后,没有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肌酐、尿素氮升高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年轻护士对低血糖危害认识不足;活动量增加而饮食量没有增加;合并使用心脑血管类药物等因素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在护理上应加强管理、加强宣教、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观察、提高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对低血糖的重视,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
胡红艳任启芳顾娟张艳丽汪丽高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低血糖护理
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单纯糖尿病组(DM)、糖尿病肾病组(DN)和健康对照组(N)的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分析探讨血清sRAGE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sRAGE和生化指标。结果 DN组血清sRAGE水平低于DM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N组血清sRA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sRAGE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sRAGE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相关性,高水平sRAGE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保护因子,收缩压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推测sRAGE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新靶点。
汪琼金国玺裴晓艳汪丽于磊严鸣
关键词:糖尿病
内脏脂肪面积、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127例,根据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40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组(硬化组)87例,检测内脏脂肪面积、血清胱抑素C及其他指标,分析内脏脂肪面积、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硬化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病程、胱抑素C、内脂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内脏脂肪面积、年龄是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C和内脏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有关,可为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汪琼金国玺裴晓艳于磊汪丽胡红艳吴凤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胱抑素C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在门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融入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进一步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76例,将176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教育。而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门诊易于开展。
任启芳史菲菲胡红艳张艳丽张玮汪丽
关键词: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