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1109号台风“梅花”致辽宁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 2015年
- 本文利用T639、欧洲中心的诊断物理量,结合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台风“梅花”在辽宁部中东部及南部地区引发的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得出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台风”减弱后的低压外围残留云系和北方的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2)前期台风携带的充沛水汽沿副高外围不断向降水区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充沛水汽和能量;(3)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强度的增大。分析此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为今后辽宁地区的台风暴雨预报作一定的参考。
- 田璐高清源康晓玉韩颖李爽
- 关键词:辽宁暴雨物理量
-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农业气象灾害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首要制约因素,可以造成粮食产量大幅度的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其发生和发展及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基于此,通过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对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田璐高清源韩颖李爽康晓玉
-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
- 2014年东北地区夏季干旱成因分析
- 2015年
- 2014年入夏以来,中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特别是6月份以来,辽宁大部,吉林西部等地降水大幅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50%以上,辽宁、吉林2省7月以来降雨量分列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加之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大,辽宁、吉林地区遭受严重伏旱。此次发生于东北地区的干旱事件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受灾面积广,对人们的生活及其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高清源田璐李爽康晓玉韩颖
- 关键词:干旱气温受灾
- 东北冷涡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16年
- 本文系统性回顾2010年以来关于东北冷涡的气候特征、暴雨特征、强对流特征、冷涡的结构和发生发展机制、冷涡与平流层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直接受冷涡控制的东北地区,还包括冷涡外围地区,如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有利于加深对东北冷涡天气系统的全面认识,从而提高冷涡天气的预报水平。并且展望了东北冷涡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即采用新理论方法和较高分辨率资料,不局限于研究其内部结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冷涡产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运动特征、发展和触发机制,还应探讨冷涡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特别是冷涡外围地区。另外,冷涡与平流层的相互作用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 李爽丁治英戴萍刘云桦韩颖
- 关键词:东北冷涡暴雨强对流平流层
- 一种直饮式或吸管式两用水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饮式或吸管式两用水杯,包括杯体、杯盖、转筒、吸管以及直饮口;杯盖与杯体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杯盖上开设有一贯通杯盖的缺口,缺口内设置有转筒;转筒呈工字形,包括上平台、下平台以及筒体,筒体通过表面开设...
- 李爽
- 文献传递
- 基于CSIW技术的低剖面超宽带H面喇叭天线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CSIW技术的低剖面超宽带H面喇叭天线。属于微波射频天线领域;本实用新型具有超宽带、低剖面特性的H面喇叭天线,工作于5.3‑19GHz,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辐射特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装载于导...
- 赵芸李爽 杨宇涵 仇沁慧 毛誉瑾
- 鞍山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垂直螺旋度分析
- 本文主要利用鞍山地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12年7月10日-7月11日鞍山地区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垂直螺旋度诊断分析,期望为以后的强降水预报,特别是暴雨以上量级降水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垂直螺旋度对于...
- 李爽韩艳凤金巍李兴文
- 关键词:暴雨过程垂直螺旋度降水强度
- 文献传递
- 辽宁省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15年
- 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生产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辽宁省气象预报服务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辽宁地区气象预报如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
- 田璐高清源李爽康晓玉韩颖
- 关键词:气象预报农业生产
- 基于CSIW技术的低剖面超宽带H面喇叭天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SIW技术的低剖面超宽带H面喇叭天线。属于微波射频天线领域;本发明具有超宽带、低剖面特性的H面喇叭天线,工作于5.3‑19GHz,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辐射特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可装载于导体平台,...
- 赵芸李爽杨宇涵仇沁慧毛誉瑾
- 文献传递
- 东北冷涡下辽宁省短时强降水统计与合成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利用2000—2014年6—8月常规资料、FNL资料和辽宁省逐时降水资料,将东北冷涡分为北涡、中间涡和南涡,统计每类冷涡短时强降水特征,并进行动态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共755次,冷涡下227次,冷涡强降水多发生在1~3 h内。6月短时强降水主要由中间涡引起,7、8月中间涡与北涡共同影响,有一定周期变化;而南涡没有在辽宁产生强降水。北涡水汽输送充沛,中间涡水汽条件较差,切变辐合场与水汽输送的结合是有利于强降水的重要因子。降水基本处于斜压区内,冷涡中心降水处在斜压区北侧和高空急流左前方,高空槽前或槽后的降水处在斜压区南侧和急流中心右后方,降水区附近多有高空急流形成的次级环流配合。槽后降水区干侵入活动明显,冷涡中心降水主要通过高位涡诱发气旋性环流而触发上升运动。
- 李爽丁治英刘云桦田璐
- 关键词:东北冷涡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位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