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慧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濮阳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 1篇氧化酶
  • 1篇药性分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细胞
  • 1篇胰岛细胞抗体
  • 1篇荧光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手术
  • 1篇四肢
  • 1篇四肢创伤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尿病分型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细胞抗体

机构

  • 4篇濮阳市中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4篇梁慧丽
  • 2篇焦晓宁
  • 1篇韩玉冰

传媒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GAD-Ab、IA2-Ab和ICA联合检测对正确判定糖尿病类型的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和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病例128例,其中1型糖尿病48例病例1组,2型糖尿病组80例为病例2组,同时另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士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AD-Ab、IA2-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CA,观察比较三组间GADAb、IA2-Ab和ICA阳性率。结果病例1组GAD-Ab、IA2-Ab、ICA阳性率分别为62.50%、12.50%、22.92%,明显高于病例2组5.00%、1.25%、3.75%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D-Ab对1型糖尿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A2-Ab和I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7.92%又明显高于GAD-Ab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D-Ab对1型糖尿病具有较高敏感度,而GAD-Ab、IA2-Ab和IAC联合检测结果判定更为准确,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早期准确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梁慧丽焦晓宁韩玉冰
关键词: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糖尿病分型
空腹血糖、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果糖胺(GS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患者19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4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FBG、GSP、Hb A1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的FBG、GSP、Hb A1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GSP、Hb A1c三者联合检测糖尿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任意一项单独检测。结论 FBG、GSP、Hb A1c三者关系密切,呈正相关。三者分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时、近期和长期的血糖信息,若将三者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筛查特别是脆性糖尿病中意义更大。
梁慧丽焦晓宁
关键词: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脆性
谷胱甘肽的类氧化酶Au@MnO_(2)粒子刻蚀荧光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24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UFO状的具有类氧化酶性质的Au@MnO_(2)纳米粒子。Au@MnO_(2)可催化邻苯二胺(OPD)和氧气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2,3-二氨基吩嗪(DAP)。加入谷胱甘肽(GSH)后,GSH对MnO_(2)的蚀刻导致纳米粒子的催化能力降低,从而使DAP的荧光强度减弱,可实现对GSH的荧光灵敏检测。在560 nm处的荧光强度与GSH浓度(0.01~10μmol/L和50~1000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3μmol/L。此外,该体系对GSH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不受其他离子和氨基酸的干扰。重要的是,该传感器不仅可检测水溶液中的GSH,而且可成功检测血清中的GSH。所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生物分析和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肖传豪梁慧丽
关键词:荧光谷胱甘肽
四肢高能量创伤手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四肢高能量创伤手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抗菌药物治疗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5-01—2017-12间收治的280例四肢高能量创伤手术感染患者,采集手术创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观察送检标本感染情况,分离病原菌菌株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四肢高能量创伤手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 280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254例,检出率为90.07%。共分离感染菌株3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8株(61.11%),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8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15株(4.63%),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他菌3株(0.93%)。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耐药率较高,均>80%;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80%以上;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结论四肢高能量创伤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广,耐药种类和耐药率较高。因此,对四肢创伤手术感染患者及时给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根据病原菌培养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梁慧丽
关键词:四肢创伤手术病原菌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