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文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实体经济
  • 3篇破解
  • 3篇破解路径
  • 2篇融资
  • 2篇失衡
  • 2篇资本
  • 2篇县域
  • 2篇县域经济
  • 1篇地产
  • 1篇新兴产业
  • 1篇虚拟经济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关系检验
  • 1篇院校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新兴产...
  • 1篇职业院校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镇化

机构

  • 12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12篇康文峰
  • 1篇张仁枫
  • 1篇杨继瑞
  • 1篇吴亮
  • 1篇刘楚楚

传媒

  • 3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当代贵州
  • 1篇经济问题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理论与当代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重庆开放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的思考被引量:25
2013年
金融资本、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推动因素。欧债危机使得各个国家开始重新审思金融资本运动和实体产业发展的关系。欧美两大经济体都已宣布实施新一轮的工业化道路,重新确立了发展制造业等实体产业政策。我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资本、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协调的问题,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现象正在逐步侵蚀我国社会经济的机体,已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审思我国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着重探讨了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兴趣锐减的成因,并从评价机制、跟踪警示制度、风险防范、审慎监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构建中国金融资本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康文峰
关键词:金融资本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赋能毕节富民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4年
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质量。数字技术的使用,有助于促进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富民产业的内在逻辑技术赋能。技术、链条、组织、生态、市场和人才六大赋能机制共同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技术赋能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个体或组织发展效率的关键策略。其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与软硬件的完善,随着科技进步,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县域富民产业,技术赋能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技术赋能通过先进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曾骁康文峰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富民产业技术创新
略论实体经济“五化”问题的破解路径被引量:3
2014年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我国实体经济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产业空心化、虚高度化、同构化、低度化、低效化正在侵蚀经济的肌体。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这五个难题,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实体经济"五化"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改造、金融支持、政府行为、技术创新等多角度对产业空心化、虚高度化、同构化、低度化、低效化的破解提出了政策建议。
康文峰刘楚楚
关键词:实体经济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素失衡与缺失陷阱”的破解路径被引量:1
2013年
"要素失衡与缺失陷阱"是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现状的真实写照。自然资源外流、产业结构失衡、资金外流、人才缺失、技术缺失、信息滞后、政府制度供给匮乏都是"要素失衡与缺失陷阱"的典型表现。因此,修缮和填补这些"陷阱"已成为发展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而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让"陷阱"填平,不再出现坍塌的危险。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三化"联动发展;构建完备的县域经济发展软硬件体系;树开放胸怀,提高决策者、执行者、普通大众的意识水平,则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要素失衡与缺失陷阱"破解路径。
康文峰
关键词:失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三进”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0年
当前,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发展经济学》是以西方发展经济理论为主,是西方经济学者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西方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问题、政策进行的规范化、理论化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这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因此,也应该在《发展经济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我国高校还以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为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发展理念还未系统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要改变这种偏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并探索教学路径改革,真正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康文峰
关键词:教学改革
构建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
2012年
社会资本、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推动因素。目前,我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资本、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协调的问题,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的现象正在逐步侵蚀我国社会经济的机体,已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审思欧债危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表现及成因,并从制度建设、风险防范、过程监测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构建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设想和建议。
康文峰
关键词:社会资本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要素失衡缺失陷阱”的破解路径被引量:5
2013年
"要素失衡缺失陷阱"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现状的真实写照。自然资源外流、产业结构失衡、资金外流、人才缺失、技术缺失、信息滞后、政府制度供给匮乏就是"要素失衡缺失陷阱"的典型表现。因此,修缮和填补这些"陷阱"已成为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而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将"陷阱"填平,不再出现坍塌的危险。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三化"联动发展、构建完备的县域经济发展软硬件体系、树开放胸怀,提高决策者、执行者、普通大众的意识水平,就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要素失衡缺失陷阱"破解路径。
康文峰杨继瑞
关键词: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城镇化的反思与启示
2016年
一、城镇化的国际经验分析(一)多层次城镇体系就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避免支配性城市一枝独秀的发展状态,而是形成若干功能互补、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多极城市群。这有利于整体统筹区域要素流向,能够宏观规划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平衡。美国和德国就是多层次城镇体系,城际均衡发展的典型代表。美国实行的是开放式城镇化,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康文峰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生态效益城市发展城市群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是以政府、农村信贷、城乡集体及农户个体投资为主。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存在政府投融资主体功能弱化,农村信贷对基础设施贷款心存忧虑,城乡集体及农户个体不愿投资等现实问题。建议,在进行基础设施确权的基础上,在投资方式、融资渠道、信息纰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大力利用民间资本,把外包、特许经营、产权交易等路径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康文峰
关键词:投资融资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前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职业院校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面临着理念与方法滞后、资源与环境局限、主体素质能力不足等多重困境。本文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三层优化路径:一是理念更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资源重构,打造智能化教学环境;三是素质保障,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队伍。
罗丽康文峰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院校教师发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