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娟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梅毒
  • 2篇肝炎
  • 2篇HIV/AI...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城市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整体护理体会
  • 1篇湿疣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镜
  • 1篇外出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疾病
  • 1篇麻风
  • 1篇麻风病
  • 1篇结核
  • 1篇结核病
  • 1篇劳务人员

机构

  • 5篇盐城市盐都区...

作者

  • 5篇方娟
  • 1篇李志勇
  • 1篇刘庆勇
  • 1篇岳燕萍
  • 1篇邱明
  • 1篇陆明艳

传媒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17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盐城市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当前盐城市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的生活和健康现状。方法:使用'麻风病治愈存活者随访报告卡'和'麻风病患者及其治愈存活者健康档案调查表'对盐都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进行入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32名麻风治...
方娟胥加耕朱凤刚
关键词:麻风病
文献传递
食管镜检查术的整体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电子食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即便是无痛性检查,大多数检查者仍对食管镜安全性程度、消毒效果有所顾虑,对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有畏惧感,有些患者因畏惧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2013年,我区被卫计委确定为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点。2014年3-4月份我区慢病科对某镇1293人进行了早查、早诊、早治免费食管镜检查。在检查中对被检者进行了食管镜检查术整体护理。现报道如下。
岳燕萍邱明方娟孙凯成
关键词:食管镜护理消化道疾病
HIV/AIDS患者其他传染病网络报告情况
2019年
目的调查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其他传染病情况,为开展AIDS等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AIDS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查询截至2017年底现住址为盐城市盐都区的HIV/AIDS患者其他传染病报告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3例HIV/AIDS患者共网络报告4种其他传染病25例,报告感染率13.66%,其中梅毒17例(Ⅰ、Ⅱ、Ⅲ期和隐性梅毒分别有1、11、1例和4例),肺结核4例(菌阴和涂阳各2例),丙型肝炎1例,尖锐湿疣3例。肺结核报告患者均为AIDS患者。结论盐城市盐都区HIV/AIDS患者合并其他传染病比例较高,应高度重视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和规范诊治,加强AIDS性病综合干预。
胥加耕方娟黄艳兰陆明艳
关键词:梅毒结核病尖锐湿疣丙型肝炎
2013—2022年盐城市盐都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盐都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分析晚发现病例人口学特征,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3—202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16例,晚发现49例,晚发现比例为22.6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患者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13.04、13.69,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与晚发现的发生有关,其中≥60岁、40~<50岁年龄组发生晚发现的风险是<30岁年龄组的6.99、3.72倍(95%CI:1.63~29.92、1.02~13.60),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晚发现的风险是小学及以下的0.25倍(95%CI:0.07~0.9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盐都区艾滋病晚发现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重点人群的检测率,最大限度地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艾滋病晚发现率。
黄艳兰方娟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盐城市盐都区外出劳务人员HIV、梅毒、HCV和HBV感染状况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外出劳务人员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外出劳务回归人员静脉血,以酶联免疫法进行HIV、梅毒、HCV抗体及HBsAg检测。结果 2018年春共采集5 853例外出劳务回归人员静脉血,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56%、0.02%,HBsAg阳性率为4.02%。外出≤1年者梅毒抗体阳性率(0.15%)低于外出>1年者(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9,P=0.003);不同镇(街道)梅毒抗体和HBsAg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726、31.354,P值均<0.05)。检出HIV抗体和HBsAg双阳性1例,梅毒抗体和HBsAg双阳性3例。结论外出劳务人员存在感染HIV、梅毒、HCV和HBV的风险,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宣传和干预工作。
胥加耕李志勇刘庆勇方娟朱凤刚袁中行
关键词:梅毒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