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剑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总结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9月接受手术的患者43例,其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1. 3~67. 0岁,体质量9. 5~53. 5 kg。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直径为(10. 3±5. 1) mm。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送入可调弯鞘,在TEE引导下,置入合适大小的封堵器。结果:43例患者均封堵成功。置入封堵器直径为6~30 mm。术后即刻TEE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TEE作为一种简便的监测手段,是经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 孙婷陆国梁方剑肖霭仪谢少波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封堵
- 左胸肋间入路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左胸肋间入路微创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经验。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我们对19例干下型 VSD 患儿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0.5~17岁,平均(3.2±4.3)岁;体重5.5~50.0 kg,平均(14.3±10.9)kg;缺损直径3.5~9.0 mm,平均(5.4±1.8)mm;合并主动脉瓣右冠瓣轻度脱垂6例,主动脉瓣局限~轻微反流3例,肺动脉瓣轻中度狭窄1例,轻度狭窄1例。均采用左胸肋间入路,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建立 VSD 输送轨道并置入封堵器,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反流;于出院前、手术后定期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18例封堵手术获成功,因新发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及残余分流而中转开胸手术1例。术中新发主动脉瓣轻微反流2例,术前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有2例反流加重。手术时间35~85 min,平均手术时间(55.7±15.9)min 。术中出血量3~200 mL,平均(22.7±43.3)mL。围手术期输血1例。术后住院时间3~13 d,平均(4.2±2.3)d。术后出现残余分流、上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各1例。随访6~25个月,平均(14.7±7.0)个月,随访期间1例新发主动脉瓣反流,1例术中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消失,2例术后仍有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反流无明显变化,1例残余分流愈合,无传导阻滞发生。结论左胸肋间封堵手术治疗干下型 VSD 手术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对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尤其主动脉瓣反流的干下型 VSD 需慎重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
- 马伦超方剑陆国梁杨超张英元廖胜杰谢少波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
- 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的食道超声图解分析
- 目的 通过室间隔缺损(VSD)经胸微创封堵术的典型病例,解读分析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区别.方法 选择150例VSD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6例典型病例,对比分析术前TTE与术中TEE的差异.结果...
- 方剑谢少波
- 经左胸骨旁途径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总结经左胸骨旁途径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经验和技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20(6.7±4.9)岁,体重9-40(19.3±9.4)kg。取左胸骨旁第2肋间1.5-3 cm切口,在肺动脉主干前上壁缝荷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监测引导下利用自制弯形中空探条引导钢丝通过动脉导管建立输送轨道,或将装有封堵伞的输送鞘直接通过动脉导管后释放封堵器。结果 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胸及输血,手术时间35-130(65.2±28.4)min,出血量10-200(47.8±60.8)ml,术后住院时间2-6(3.4±1.3)d,术后无封堵器脱落、溶血、肺炎、心律失常、二次开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前复查未见封堵伞移位、脱落,无明显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结论经左胸骨旁途径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安全、切口小、恢复快,为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案。
- 马伦超方剑陆国梁杨超张英元谢少波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未闭封堵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4例TEE初筛可进行封堵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全部行TEE全程监测封堵过程,引导封堵器放置,术后即刻评价疗效。结果:224例VSD患者中成功实行封堵术206例,成功率为92%。手术时间30~255 min,平均时间(70.2±35.3)min。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溶血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出现中量以上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术后第一次复查时,左室舒张末内径为(29.3±5.9)mm,左室射血分数为(63.5±6.7)%,均较术前的(33.8±6.7)mm和(71.6±5.6)%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病例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价疗效均有重要而可靠的应用价值。
- 肖霭仪谢少波方剑孙婷陆国梁李婷廖丽斯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微创封堵治疗
- 目的 总结外科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13例干下型VSD患者施行外科微创封堵手术,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6个月~12岁(2.9±3.1...
- 马伦超谢少波方剑陆国梁张英元杨超廖胜杰
- 体外循环修补与经胸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比较研究
- 目的 比较同一时期体外循环修补和经胸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47例干下型VSD.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修补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个月~2...
- 马伦超黄杰周杨超方剑陆国梁张英元廖胜杰谢少波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体外循环封堵
- 左胸骨旁第3肋间入路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
- 目的 总结左胸骨旁或胸骨正中皮肤切口左侧第3肋间入路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择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VSD...
- 谢少波马伦超方剑陆国梁杨超黄杰周张英元
- 关键词:膜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
- 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一种全新的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的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手术方式。方法:共15例ASD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送入可调弯鞘,超声引导下调节鞘管头端,使其与房间隔平面垂直并居于ASD正中,选择适当大小的封堵器通过鞘管,常规释放左盘伞及右盘伞。结果: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27.4±5.6)min,心内操作时间(6.7±5.2)min,全部病例无残余分流,住院期间无死亡,无心律失常、溶血及心内感染,无颈内静脉损伤及栓塞。术后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ASD封堵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轻微,适应证更广,并发症更小的新术式,较传统的经皮介入封堵、经胸封堵有明显优势。
- 杨超廖胜杰方剑马伦超陆国梁张英元黄杰周谢少波
-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内静脉房间隔缺损
- 心脏解剖复位法治疗Cantrell五联症
- 谢少波杨超廖胜杰方剑翁丽芳邝素华任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