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晖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FLACC疼痛评估工具评价小儿四肢烧伤植皮术后疼痛治疗护理效果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FLACC疼痛评估表在烧伤小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对60例四肢烧伤患儿在住院期间植皮术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在给予规范化止痛治疗后,对比疼痛安慰前后评分前后的变化。结果 60例患儿出室后疼痛评分(4.53±1.321)分,在FLACC疼痛评估方法指导下进行相应镇痛治疗,于术后2 h、6 h、24 h进行疼痛评分,得分分别为(2.67±0.729)分、(1.77±0.871)分、(3.00±0.00)分。结论全麻术后24 h在患儿疼痛评估过程中应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能够直观、动态评估患儿全麻手术后疼痛变化,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为术后患儿进行镇痛,增加患儿舒适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王丽晖卢莉莉刘明卓
-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
- 早期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瘢痕形成预后
-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烧伤患者48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烧伤康复护理组患者各24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烧伤康复...
- 王丽晖方方
- 关键词:护理干预烧伤康复
- 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接受度及美观满意度评分、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ooney及改良巴塞尔指数(M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及数字评分系统(NS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改善上肢重度烧伤后整形植皮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伤残接受度及美观满意度,减轻焦虑和抑郁心理。
- 陈卉王伟芳卢莉莉王丽晖藏雪莹高来娣朱文静卢文欣
- 关键词:早期康复锻炼重度烧伤植皮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医学中心收治的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脐旁穿支血管探测结果在同侧腹部设计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以腹股沟韧带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点与脐旁明显穿支点的连线为腹壁下动脉血管轴线,以脐旁明显穿支点与肩胛下角连线为皮瓣轴线,结合压疮清创后的窦腔情况及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设计并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根据压疮位置将腹壁下动脉血管蒂部游离至所需长度,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压疮复发情况、皮瓣的外观和质地以及供区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6~83岁,平均72.1岁。共11处股骨大转子压疮,清创前压疮面积5.0 cm×3.0 cm~13.0 cm×6.0 cm,清创后创面面积8.0 cm×5.0 cm~16.0 cm×8.0 cm。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10.0 cm×6.0 cm~18.0 cm×9.0 cm,皮瓣蒂部血管长度12~16 cm,平均14 cm。术后9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术后24 h出现皮瓣远端淤紫,经拆除创缘张力较大处缝线后自行缓解,1例皮瓣出现远端少许坏死,于病房床旁局部麻醉下切除远端坏死皮瓣后直接缝合,后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压疮均未见复发,皮瓣质地柔软,色泽及外观与周围皮肤接近。腹部供区愈合良好,未见腹壁疝发生。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长、血供可靠、可切取组织量足,术后压疮无复发,受区外观和质地良好,供区未继发腹壁疝,是修复老年患者股骨大转子Ⅳ期压疮的较好方法。
- 邓如非龙露瑶范宝文宋松华姜臻宇江澜邹立津邓旭辉王丽晖张友来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穿支皮瓣股骨大转子
-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在穿支皮瓣术后微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在穿支皮瓣术后微循环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6月—2023年10月行穿支皮瓣移植术的病人10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都来自同一治疗组医生术后的病人,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对照组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病人50例,观察组选取2023年4月—10月病人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发现皮瓣血管危象时间、漏诊率、误判率和皮瓣存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现皮瓣出现血管危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误判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误漏诊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干预模式应用于穿支皮瓣术后微循环监测可增强护理人员对穿支皮瓣术后血运观察的准确性,提高皮瓣抢救成活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
- 王丽晖朱文静张友来华鹏江澜陈卉
- 关键词:穿支皮瓣
- 清凉膏外敷联合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电击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清凉膏外敷联合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电击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输注高渗性药物的电击伤患者55例,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22G×0.75mm安全型留置针,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规范穿刺成功后,观察组使用在穿刺血管上方3~5cm外敷清凉膏,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贴膜。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给药后20min和输液结束后30min的疼痛程度、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后20min和输液结束后30min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周静脉输液的电击伤患者实施清凉膏外敷联合精密过滤输液器干预,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疼痛,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 王丽晖赵娜藏雪莹朱文静卢文欣高来娣杨青
-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外周静脉输液静脉炎
- 应用FLACC疼痛评估工具评价小儿四肢烧伤植皮术后疼痛治疗护理效果
- 目的 探讨FLACC 疼痛评估表在烧伤小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 对60 例四肢烧伤患儿在住院期间植皮术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经规范化止痛治疗后,对比疼痛安慰前后评分前后的变化。
- 王丽晖卢莉莉刘明卓
- 高渗晶体液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渗晶体液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烧伤面积超过50%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渗液组和平衡液组,每组1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高渗液组给予高渗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液500mL加入10%氯化钠溶液16mL中配成含钠浓度为186mmol·L-1的高渗晶体液)治疗,平衡液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液体总输入量、尿量、心率,输液后电解质[血钠、血氯、血碳酸氢根值(HCO-3)],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r)]的变化以及水肿回吸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高渗液组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的液体总输入量均明显少于平衡液组(均P<0.05),2组治疗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的尿量、心率变化,血钠、血氯、血HCO-3的浓度及ALT、TBIL、C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为(2.8±1.0)d,平衡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为(4.0±0.9)d,高渗液组水肿回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平衡液组(P<0.05)。结论高渗晶体液具有明显抗休克效果,能通过减少复苏液体总量使尿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减轻组织水肿,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丽晖
- 关键词:烧伤休克复苏
- 苦参汤加减冷敷护理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病人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苦参汤加减冷敷护理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医院收治的80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皮肤、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冷敷护理,观察组采用苦参汤加减冷敷护理。记录两组皮肤瘙痒程度、皮损程度和面积以及止痒起效时间和皮损好转时间,比较两组疗效、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生活质量[慢性肝病问卷(CLDQ)]。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皮肤瘙痒程度、皮损程度均较对照组更轻,皮损面积更小(P<0.05);观察组止痒起效时间和皮损好转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困乏、活动能力、情感功能、焦虑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汤加减冷敷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胆汁淤积性肝病病人皮肤瘙痒程度,改善病人皮损程度和面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炉甘石洗剂冷敷有效率更高。
- 黄爱红王丽晖叶英林贞徐春萍
-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皮肤瘙痒苦参汤
- 以护士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脸部烧伤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脸部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脸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以护士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创面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SE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均无差异;研究组患者护理后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缩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4个方面)比较均无差异。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生理及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环境维度评分比较无差异。结论以护士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护理能有效缓解脸部烧伤患者心理应激及疼痛,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分泌,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提高其生活质量。
- 卢莉莉徐湾朱文静藏雪莹陈卉王伟芳高来娣王丽晖
- 关键词: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