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松
- 作品数:5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所收集58例肾病综合征合并LDVT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住院且未出现LDVT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年龄超过40岁的比例、合并糖尿病、关节炎症、有3年以上静脉曲张或免疫系统疾病、近3个月有外科手术史、近3年有血栓史、存在肢体活动受限及近期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等患者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上因素对LDVT的发生有较大影响。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bg)与24 h尿蛋白(24-UP)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白蛋白(ALB)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关节炎症、静脉曲张或免疫系统疾病史、外科手术史、血栓史、肢体活动受限、近期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等,为预防并发症出现,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需重视起居习惯、进行下肢为主的运动训练、或应用间歇充气压力装置促进肢体静脉回流。
- 张慧松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
-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方法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采用传统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心理状态,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依从率为96.1%,HAMA评分为(12.8±3.6)分,HAMD评分为(14.9±3.7)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明显提升其临床依从程度,并且对提高积极心理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张慧松杨婷陈妮妮汪慧琴陈旭坤
- 关键词:尿毒症心理状态
-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3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5例,观察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缓解状况和抑郁缓解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所下降,血浆白蛋白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幅度和血浆白蛋白升高水平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较更高,情感指数和健康指数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张慧松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满意度
- 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PCN治疗的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满意度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实施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肾功能的意义和患者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施行PCN治疗的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患者52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标准护理,实验组在施行常规标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肾功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是否产生积极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第3天和第7天尿素氮(BUN)、肌酐(Cr)比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照组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在治疗急性肾后性梗阻合并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系统护理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术后的疗效具有促进的作用。
- 张慧松
-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肾衰竭满意度
- 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析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发生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初步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初选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发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前3位危险因素为高龄、药物性的肾损伤以及恶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此疾病的前3位基础肾脏性疾病依次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高血压性肾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器官衰竭数目、高血钾以及血红蛋白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患者,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和血糖,避免发生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才能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预防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感染的发生,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 张慧松陈旭坤毛欢欢刘菲梁清兰杨婷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