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治疗小儿
  • 1篇酸性蛋白
  • 1篇缺血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小儿
  • 1篇磷酸果糖
  • 1篇脑病
  • 1篇肌炎
  • 1篇胶质

机构

  • 2篇余杭区第一人...

作者

  • 2篇曹兰芳
  • 1篇方成超
  • 1篇厉敏香
  • 1篇毛月燕
  • 1篇沈丽萍
  • 1篇姚海明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疾病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比,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发病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新生儿第3天GFAP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第3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高于发病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中度息儿发病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重度患儿,轻度患儿发病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中度患儿,三组不同程度患儿在发病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每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GFAP水平与HIE病情程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15,P=0.000)。无后遗症的患儿第1、3、7天血清GFAP水平明显低于患有后遗症的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血清GFAP含量变动的监控,不仅可以对急性期脑损伤程度做判别,还可以对HIE后遗症做预测,具有推广价值。
姚海明毛月燕曹兰芳范小萍方成超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1,6二磷酸果糖、辅酶Q_(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厉敏香沈丽萍曹兰芳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6二磷酸果糖辅酶Q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