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锦

作品数:20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3篇杆菌
  • 3篇O157:H...
  • 3篇肠杆菌
  • 2篇药物敏感
  • 2篇食物
  • 2篇鼠伤寒
  • 2篇染病
  • 2篇痢疾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弧菌
  • 2篇霍乱
  • 2篇基因
  • 2篇检出
  • 2篇多重PCR
  • 2篇E.COLI
  • 2篇病原
  • 2篇肠炎

机构

  • 18篇河南省卫生防...
  • 1篇济源市卫生防...
  • 1篇睢县卫生防疫...

作者

  • 18篇张锦
  • 10篇夏胜利
  • 9篇马宏
  • 6篇王建丽
  • 5篇茹维萍
  • 4篇周刚
  • 4篇黄丽莉
  • 4篇张鹏云
  • 3篇崔长法
  • 2篇王建阳
  • 2篇王歆宇
  • 2篇朱宝玉
  • 1篇陈豪敏
  • 1篇许汴利
  • 1篇马桂芳
  • 1篇张爱荣
  • 1篇刘国华
  • 1篇张鹏云
  • 1篇刁琳琪
  • 1篇吴振溢

传媒

  • 7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感染之流行与基因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了解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EHEC)的流行状况与流行菌株的志贺毒素基因型。方法 :采集河南省 14个监测点上腹泻病人、家畜家禽粪便和肉食品等标本分离E HEC菌株。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EHEC菌株的rfbO157、rfbO111、hlyA、eaeA、stx2 和stx1等毒力基因和志贺毒素基因亚型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菌株Vero细胞毒性。结果 :从腹泻病人、家畜家禽、肉食品、苍蝇、蜣螂中均分离出EHECO15 7:H7菌株 ,波尔山羊的带菌率最高达到 2 9.8%。 13 8株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菌株中 ,EHECO15 7:H7计 95株 ,占产毒菌株的 68.8% ;EHEC非O15 7菌株 43株 ,占 3 1.2 %。菌株可分为 5种毒素基因型 ,EHECO15 7:H 7仅含stx2 基因 ,以stx2 vha亚型为主 ,不含有stx1基因。EHEC非O15 7血清型毒素基因型较复杂。携带stx1和 /或stx2 的菌株均具有Vero细胞毒性。结论 :河南省腹泻病人和家畜家禽中存在EHEC感染。EHECO15 7:H7血清型是优势菌型 ,羊是主要宿主动物。目前河南省EHECO15 7:H7菌株毒素基因型为stx2 并以stx2 vha亚型为主。
马宏张锦王建丽夏胜利黄丽莉沈刚健王殿法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细菌感染流行病基因多重PCR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为了解河南省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在家畜、家禽中的带菌状况和食物污染程度。方法 采用O15 7特异性筛查方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应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进行病人、家畜、家禽的病原菌分离、培养、毒素因子测定。结果  2 0 0 0 - 2 0 0 2年从 384 0份标本中检出E coliO15 7∶H72 2 0株 ,其中 77株具有毒素基因 ;显示有 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结论 病例有明显的时间、职业分布 ,发病以 6 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最佳采样时间应在感染后 5天内。E coliO15
张锦夏胜利马宏
关键词: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原体食物污染聚合酶链反应
医院物体表面粪便污染情况调查
1993年
为了解我省医院物体表面粪便污染及消毒状况,我们以大肠杆菌为指标首次对郑州、漯河、平顶山三市及辖区十所医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共采取样品281份,检出大肠杆菌119份,总检出率为42.35%。各个医院阳性率高低悬殊甚大,其中乡级医院检出率最高,占66.76%。
张爱荣张锦王新宇张光明葛风翔
关键词:污染情况调查消毒状况粪便污染消毒制度化学消毒
河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个案调查方法,通过询问、检查及查阅病案的方式,收集临床诊断病例的人口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的有关资料。结果 河南省疫情始于2003年4月16日,共发生临床诊断病例16例(1例由山西上报卫生部),其中13例为输入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月份;病例呈散发型。临床表现,发热是16个病人都具有的症状,最高体温达40℃,最低38℃。在16例病人中咳嗽有7人、乏力6人、胸闷5人、不适4人。其中5人有咳痰,3人痰带血丝。16例病人中白细胞低于正常值范围者3例,大于正常值者1例。16例病人X线胸片均表现为双肺多发片状、斑片状或棉絮状阴影,进展快。潜伏期1~13d,平均为5.8d。病程平均37.4d。16例病人痊愈出院后追踪观察6周均未见复发。结论 本次河南省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疫情以输入病例为主,主要为外出务工人员,由于采取了积极的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使疫情未扩散,续发病例少,无流调和院内医务人员感染,效果良好。
刘国华许汴利刁琳琪郝宗羽陈豪敏朱宝玉王羽周刚郭万申马桂芳张锦何健李林红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首发症状
健康教育在控制肠道传染病中的作用
1999年
王建丽陈秀玲马宏崔长法张锦夏胜利
关键词:健康教育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
从病人标本检出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致病力测定
1992年
对河南省近年从病人标本中检出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进行了致病力测定。体外测毒试验表明,76.9%的O:3和O:9血清型菌株为阳性;体内测毒试验表明,64.7%的O:3、O:9和O:6,30血清型菌株为阳性。实验证明:耶氏菌0:3、0:9和0:6,30为主要致病血清型,个白鼠眼球后注射致死性试验,为耶氏菌体内测毒较好的方法。
周用直夏胜利张锦韦韬张鹏云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致病力试验
河南省霍乱地理流行病学研究
1997年
目的:探讨霍乱流行特点与地理分布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霍乱弧菌在自然界生存、繁殖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相关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多变量统计分析、因果判断和实验研究方法。结果: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是构成霍乱多发疫区的重要因素;霍乱弧菌适合在总盐量、氯化物、钠离子和几丁质含量高的环境中生存。结论:控制霍乱流行的重点应放在多发疫区,预防策略是改善多发疫区的地理环境和卫生习惯,治本的措施是改造盐碱地,消除霍乱弧菌生存的有利环境,加强改水改厕力度,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人群不健康行为。
张鹏云张锦夏胜利崔长法王建丽马宏王歆宇茹维萍
关键词:地理流行病学霍乱
与霍乱弧菌分型血清有类属凝集的二株水弧菌的鉴定
1989年
本文报告从某河水中分出二株孤菌,与霍乱弧菌稻叶和小川分型血清均凝集呈强阳性,但与霍乱弧菌 O 多价诊断血清均不凝集。经系统生化鉴定及血清吸收试验证明:此二株菌为与霍乱弧菌分型血清有类属凝集的非0~1群弧菌。
周用直张锦夏胜利张鹏云
关键词:霍乱弧菌生化鉴定
河南省痢疾感染特点及病原特性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了解志贺痢疾杆菌流行菌型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对河南省监测点 2 0 0 1、2 0 0 2年分离的 2 14株痢疾杆菌应用血清学、生化学、药物敏感等试验进行系统的鉴定 ;〔结果〕 2 14株痢疾杆菌优势流行菌型由原来的福氏志贺 2a正逐渐向福氏 4、4c、1a、5b转变 ;2 14株菌均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 10 0 %敏感 ,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敏感率在 97%以上 ;对四环素、萘啶酸耐药高达 92 %以上。〔结论〕农村近两年痢疾感染的优势菌型仍为福氏志贺菌 ,福氏 1a、4c、4及 5b菌型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 - 3] ;药物敏感测试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确切依据。
张锦夏胜利马宏王建丽黄丽莉
关键词:病原学药物敏感试验福氏2A
细菌性痢疾和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一例
2002年
王建阳荆惠娟陈福来张锦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