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1篇置换术
  • 1篇平台骨折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髋关节

机构

  • 4篇陕西省安康市...

作者

  • 4篇关江
  • 3篇王芒
  • 1篇陈世宏
  • 1篇赵鹏飞
  • 1篇赵灏
  • 1篇李世峰

传媒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三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双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年
高能量骨盆环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本研究旨在评估改良的三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双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江王芒
关键词:螺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比较骨盆环骨折
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3 d,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感,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王芒关江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骨平台骨折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0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采用双极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40例(40髋,半髋关节置换组),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55例(55髋、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64%显著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65.00%(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率为1.82%显著低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15.00%(P<0.05)。结论全髋关节较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输血量多,但术后髋关节功能更加优良、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点,但要求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程度较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对预期活动耐受能力来选择手术方案。
李世峰关江赵鹏飞赵灏陈世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江王芒
关键词:VS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