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威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遂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害,系当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其病理改变主要位于脑的中轴部分。即胼胝体、大脑脚、脑室周围、脑干及小脑上脚等部位,多属挫伤、出血及水肿,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和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的特点。笔者将4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MRI在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进行及时的治疗提供信息。
- 蓝威
-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MRI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改变脑室周围
- 双侧去骨瓣减压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疝16例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疝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会迅速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2010-01-2012-12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了1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蓝威
- 关键词:双额叶脑挫裂伤双侧去骨瓣减压颅内压脑疝病情危重手术治疗
- 快速进展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因素的研究
- 2007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病人。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CT和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快速正确地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并立即采取手术,预后非常理想。然而.临床上仍然有一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疾病进展非常迅速.临床症状严重。手术后仍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本文对快速进展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和一些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
- 雷利华蓝威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MRI技术常见疾病神经外科老年病人疾病进展
- MRI对早期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51例分析
- 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临床已经证实的51例DAI患者的MRI信号特征。结果42例DAI患者MRI早期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裂、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实质出血40例,呈斑点状,直径多在...
- 卜文良苏伟年蓝威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MRI
- 文献传递
- 脓肿穿刺灌洗与手术联合治疗多发性脑脓肿
- 2007年
- 多发性脑脓肿占脑脓肿的10%~50%.近年来,有关报道日渐增多,如何掌握处理原则值得探讨.……
- 蓝威
- 关键词:脑脓肿灌洗术化脓性脑炎脓肿穿刺手术
- 不同术式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对自发性脑出血(ICH),不同术式的对比研究评估微创穿刺引流、内镜手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穿刺引流组(MIDP,86例)、内镜手术组(ES,98例)和开颅手术组(92例)。记录患者入院临床特征、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包括再出血、颅内感染、肺炎、癫痫;病死率;并对各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分组的术前GCS评分及血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其他临床数据,包括年龄;脑室内出血;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PD组手术时间最短(67.69±6.03)min,ES组血肿清除率最高(89±5.01)%;MIPD组的GOS评分最高(4.36±1.04)。结论 发现ES具有最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而MIPD有更好的神经功能预后。
- 华炜李亮赖卫平蓝威
- 关键词:脑出血手术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4例报告
-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8例,手术治疗5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结果:手术治疗组中42例血肿基本消失,12例有5ml~10ml残留,2例切
- 卜文良童一明蓝威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粉碎针治疗高血压脑溢血89例体会
-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粉碎针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至今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粉碎针治疗的89例高血压脑溢血病人,分析手术时机、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其中71例患者的颅内...
- 卜文良蓝威赖卫平
- 关键词:高血压脑溢血颅内血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