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哲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教学
  • 2篇动脉
  • 2篇学法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溶栓
  • 2篇神经内科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2篇内科
  • 2篇静脉溶栓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程哲
  • 6篇杜会山
  • 6篇耿晓坤
  • 6篇童燕娜
  • 4篇段洪连
  • 4篇张伟东
  • 4篇高洁
  • 3篇车锋丽
  • 2篇孟繁花
  • 2篇魏建朝
  • 2篇肖淑英
  • 1篇高忠明
  • 1篇杜明艳
  • 1篇赵丽
  • 1篇封靖
  • 1篇王真真
  • 1篇王玥
  • 1篇郭薇
  • 1篇耿佩强
  • 1篇郭阳

传媒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60例。溶栓组静脉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溶栓组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28d,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溶栓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对照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3.3%,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车锋丽杜会山魏建朝张伟东程哲
关键词: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
性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性别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0例,发病均在6 h内,年龄≥18岁,并经头部CT血管成像和(或)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且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5分。按照性别,将200例患者分为男性组(116例)和女性组(8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ASPECT评分、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闭塞部位、静脉溶栓、入院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为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级。主要终点事件为机械取栓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根据术后90 d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将20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2例)和预后不良组(88例),采用单因素对比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性别等因素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1)男性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女性组[(64±11)岁比(70±9)岁,t=4.524;16.0(14.0,18.0)分比17.5(15.0,20.0)分,Z=3.200],吸烟、颈动脉起始段闭塞比例均高于女性组[47.4%(55/116)比6.0%(5/84),χ2=39.882;18.1%(21/116)比2.4%(2/84),χ2=10.339],心房颤动比例低于女性组[30.2%(35/116)比57.1%(48/84),χ2=14.59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的两组患者入院时ASPECT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治疗至再通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TICI分级≥2b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
高洁程哲姜尚前耿晓坤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性别
一种医用控温马甲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用控温马甲。该医用控温马甲包括穿戴件和气体调温器,所述穿戴件包括主体部、第一进气口、第一输送管、第二进气口及第二输送管;所述主体部分区域设置有升温区和降温区;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输送管相互连通,且所...
耿晓坤丁玉川程哲李凤武白尚颖童燕娜段洪连郭思超江倩程牧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多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三例被引量:7
2018年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94/62 mmH g,血常规示白细胞29.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3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
童燕娜郭薇高忠明程哲段洪连韩臻臻杜明艳孟繁花杜会山张伟东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栓形成脑梗死
一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头部辅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头部辅助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术床板,手术床板顶面放置有海绵块,海绵块两侧分别安装有多点气囊,多点气囊与外部设备连通;控制箱位于手术床板顶面,控制箱顶面设有弧形板,...
马林林程哲高洁李凤海刘菁耿晓坤
便携式腹部低温的远隔低温治疗仪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腹部低温的远隔低温治疗仪,包括低温治疗仪马甲,所述低温治疗仪马甲上定位安装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定位散热片,且散热片嵌入低温治疗仪马甲的内部,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定位安装N型及P型半导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
耿晓坤丁玉川丁亚榕程哲申甲梅
线上PBL联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通过腾讯会议+微信平台的线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即PBL联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脑血管病见习的五年制本科学生74名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试验组(n=39)采用线上PBL联合CBL教学法教学,对照组(n=35)采用传统的线下PBL联合CBL教学法教学。在实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病例分析、病历书写、理论知识考核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在理论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方面表现优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2组在病历书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在主观评价教学法是否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文献查阅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加团队合作、提高教学满意度、锻炼临床思维方面表现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方面劣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线上PBL联合CBL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临床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作为脑血管病见习的一种方式。
段洪连童燕娜韩臻臻车锋丽程哲耿晓坤
关键词:线上学习见习教学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将微信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探讨其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22名,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轮转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实践考核以及问卷调查,将其成绩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科轮转的19名住院医师(仅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2组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病例分析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主观评价教学法是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扩大知识面、团队合作、教学满意度、锻炼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运用。
童燕娜程哲段洪连肖淑英张伟东杜会山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教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39)和对照组(n=8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介入治疗情况,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结果 谵妄组患者的年龄、单身的比例、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组患者发病至开通血管﹥6 h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发病至开通责任血管时间﹥6 h、单身状态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住院期间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年龄、高血压、发病至开通责任血管的时间及单身状态均与之密切相关。
纪东雪郭阳王真真耿佩强高洁程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谵妄
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在本院实习的123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1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PBL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BL教学法,实验组在PBL组的基础上加用标准化患者教学法,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技能考核、调查问卷的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BL组,实验组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提高自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和PBL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患者结合PBL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学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程哲童燕娜段红莲高洁
关键词:PBL教学法神经内科临床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