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选奇颗粒挥发油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确定选奇颗粒中有效成分之一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的最优良工艺。方法以颗粒中挥发油经包合后的包合率,包合物中的含油率以及整体的收集率为考察指标继而进行较为全面合理的综合评估,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好的包合工艺;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和薄层色谱法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检验经此工艺制备的包合物的包合效果。并进行挥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建立的最好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包合时间为3 h,挥发油和水的比例是1∶10。结论β-环糊精的包合技术已很成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
- 李允江顾正卫毕云生王飞飞张淑瑜于燕莉
- 关键词:薄层色谱显微镜法
- 复方葛根片对衰老大鼠胸主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6年
- 为研究复方葛根片对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及胸主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复方葛根片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制备大鼠衰老模型,运用AU58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运用SPSS16分析各Hcy含量和体重差异。对大鼠胸主动脉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血管的组织病理学病变。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与正常组以及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的Hcy水平、体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葛根片各剂量组对胸主动脉血管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的保护作用最明显。研究认为复方葛根片能降低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血清中Hcy水平,并对胸主动脉的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李允江孙琳毕云生张淑瑜于燕莉
- 关键词:D-半乳糖同型半胱氨酸老龄鼠
- HPLC法测定复方葛根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1
- 2016年
- 复方葛根片是济南军区总医院制剂室生产的一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制剂标准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增补版). 该中成药由葛根、丹参、茵陈和延胡索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和气止痛,生津养心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1].
- 杨文超路其康李允江毕云生张淑瑜于燕莉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
- 复方葛根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复方葛根片对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和复方葛根片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生药)/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每天上午9:00 ip D-半乳糖溶液[250 mg/(kg·d)]复制衰老模型,每天下午15:00 ig相应药物,连续给药8周。按相关试剂盒操作分别测定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脏中脂褐素(LPF)含量,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LPF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淋巴细胞显著增加,散在凋亡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在汇管区灶性浸润、肝血窦散在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葛根片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DA、LPF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脏淋巴细胞减少,凋亡细胞少见,双核细胞显著增多。结论:复方葛根片能增加老龄大鼠肝细胞再生,减少其凋亡。
- 王飞飞李允江杨文超路其康于燕莉
- 关键词:抗衰老肝脏细胞再生
- 复方葛根片质量控制及对衰老模型大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 目的:测定单混提法制备的复方葛根片中主要有效物质含量,阐明复方葛根片对心血管衰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柱(250mm×4.6,5u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 李允江
- 文献传递
- 胃得安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胃得安片改善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建立胃溃疡大鼠模型,分析胃组织病理切片,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和胃组织前列腺素(PGE_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NO、胃组织PGE_2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得安高剂量给药组NO含量和胃黏膜形态接近于正常组水平。结论胃得安片能够通过增加血清NO和胃组织PGE_2的含量,抑制胃黏膜细胞损伤,从而改善应激性刺激导致的大鼠胃溃疡病变。
- 毕云生李允江路其康杨文超于燕莉
- 关键词:胃溃疡一氧化氮前列腺素
- 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空腹、水浸拘束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等容氯化钠注射液)组、雷尼替丁(0.015 g/kg)组与胃得安片高、中、低剂量(1.70、0.87、0.43 g/kg)组。观察大鼠胃大体情况,测定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与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血清NO含量减少,胃组织SOD活性减弱、i NOS活性增强、MDA和PGE2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大鼠胃内出现暗红物质,黏膜细胞出现严重变形坏死,并出现多发性大面积浅表性溃疡。与模型组比较,胃得安片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血清NO含量增加,胃组织SOD活性增强、i NOS活性减弱、MDA含量减少、PGE2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大鼠胃大体情况与组织病理情况有所改善。结论:胃得安片对应激性刺激导致的胃溃疡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水平有关。
- 毕云生李允江杨文超路其康于燕莉
- 关键词:胃溃疡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前列腺素E2
- 复方葛根片对衰老模型大鼠骨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复方葛根片对衰老模型大鼠骨的保护作用,进而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苯甲酸雌二醇)和复方葛根片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上午9∶00注射大剂量D-半乳糖溶液,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阳性组和复方葛根片低、中、高剂量组于下午15∶00灌胃给药,连续8周后,禁食24 h,腹腔取血,摘取卵巢或附睾,制备其病理切片,备用。结果复方葛根片能增加血液中的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含量(P<0.05),显著降低骨钙素水平(P<0.05,P<0.01)、增加雌激素的水平(P<0.05,P<0.01),改善卵巢、附睾的组织细胞结构,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复方葛根片通过改善性腺组织细胞的结构,增强其生理功能,调节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骨代谢,起到保护衰老模型大鼠骨骼的作用。
- 路其康李允江毕云生张淑瑜杨文超于燕莉
- 关键词:衰老大鼠性激素骨钙素
- 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损伤模型大鼠胃功能及胃组织中EGF、EGF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损伤模型大鼠胃功能及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盐酸雷尼替丁,0.015 mg/kg)和胃得安片高、中、低剂量组(1.7、0.87、0.43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空腹冷水游泳法复制胃溃疡模型。成模后,各组大鼠每天ig给药1次,连续2周。记录大鼠于给药第0、7、14天时的体质量;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大鼠的胃液分泌量、胃液pH值、胃溃疡面积及胃黏膜损伤指数,并检测胃组织中EGF、EGF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第7、14天时的体质量及胃液pH值降低,胃液分泌量和胃溃疡面积增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胃组织中EGF、EGFR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胃得安片中剂量组大鼠给药第7天时的体质量、胃液分泌量、胃液pH值、胃溃疡面积以及胃得安片低剂量组大鼠给药第7、14天时的体质量、胃液分泌量、胃液pH值、胃溃疡面积改善和胃组织中EGF表达增强不显著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胃组织中EGF、EGFR表达持续增强(P<0.05或P<0.01);胃得安片的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胃得安片能够显著改善应激性胃损伤模型大鼠的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胃组织中EGF、EGFR表达,从而促进溃疡愈合有关。
- 毕云生徐建江李允江张淑瑜于燕莉
- D-半乳糖对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及血管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并与正常鼠血管结构组织比较。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制备大鼠衰老模型(n=10),另设10只为正常组。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血清中hcy的含量,运用SPSS16分析hcy含量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hcy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显著(6.7700±0.30203 vs 12.8400±0.62039 E2/mg·ml,P<0.05);模型组对血管引起正常组所没有的较大变化。结论 D-半乳糖能升高衰老大鼠血清中的hcy含量,并可改变血管的病理学指数。
- 李允江毕云生张淑瑜于燕莉
- 关键词:D-半乳糖血清病理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