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三个白木香聚酮合酶基因KS2、KS3和KS5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 国产沉香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含有树脂的木材,在传统中药中被归为行气药,具有行气止痛之效(陈宏降等,2011)。沉香的主要活性...
- 王彬彬
- 关键词:聚酮合酶基因原核表达蛋白纯化生物合成
- 蚯蚓蛋白酶解工艺与氨基酸螯合盐的制备及生物效应研究
- 蚯蚓蛋白资源化利用,已由原单方向的饲料化利用转向了多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氨基酸螯合金属盐的制备是涉及到氨基酸的制备,螯合物的合成及后期产物生物效应检测(bioassay)的系统工作,螯合盐在微量元素肥料、液体肥料、动物饲...
- 王彬彬
- 关键词:酶解工艺氨基酸螯合盐生物效应
- 文献传递
-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34
- 2012年
-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一穴多株种植及相邻行错位种植方式,对这4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由于空间微生境变化产生的竞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种植制度提供参考。
- 吴雪梅陈源泉李宗新史学朋王彬彬高旺盛隋鹏
- 关键词:玉米行距穴播
- 作物根茬和有机物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王彬彬
- 关键词:轮作制度有机物料矿化
- 铜污染对蚯蚓体重的影响与其铜富集特征被引量:16
- 2009年
- 将简育湿润淋溶土和有机物料以体积分数1∶1混合,加入硫酸铜模拟成Cu2+0~200mg/kg的污染土壤。投入赤子爱胜蚓,以研究铜污染对蚯蚓生长和铜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体重与土壤铜污染浓度呈抛物线关系,低浓度的铜对蚯蚓生长有促进作用,Cu2+浓度>60mg/kg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超过100mg/kg后铜污染浓度提高与污染接触时间延长均会加剧抑制程度,严重时出现负增长。蚯蚓表皮及肠道中铜含量与其铜吸收总量都随外源铜浓度的增加与污染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铜在肠道的积累速率大于表皮。土壤中铜浓度增加时肠道铜向表皮脂肪系统的运输增加,各处理肠道中铜含量与表皮的比值都随着土壤中铜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提高。蚯蚓对污染土壤铜的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Cu2+200mg/kg处理培养21d后,蚯蚓肠道的铜浓度是土壤环境铜浓度的2.65倍,铜富集总量达到最高值0.674毫克每10条。该结果对于探讨蚯蚓在铜污染土壤的适应机理,提高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有重要意义。
- 李志强王彬彬聂俊华
- 关键词:蚯蚓铜污染肠道表皮
- 三种铁素对小麦幼芽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不同形态铁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麦幼芽根芽叶的生长指标和其中丙二醛的含量,探究了FeSO4、EDTA-Fe、AA-Fe对小麦幼芽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铁盐在低浓度时促进了小麦幼芽根和芽的伸长,而高浓度铁盐则抑制根和芽的伸长及生物量。同浓度时三种铁盐的根伸长抑制率为AA-Fe>FeSO4>EDTA-Fe。小麦幼芽根与芽叶组织中丙二醛浓度随着外源铁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FeSO4与EDTA-Fe处理高浓度时略有降低。丙二醛浓度在根的变化幅度均大于芽叶,根质膜系统对铁盐的响应度高于芽叶。
- 陈增明王谦王彬彬聂俊华
- 关键词:铁抑制率丙二醛
- 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6年
- 中国农业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利用率低、污染重。将有机物料还田,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循环农业理念为指导,选择代表农田内循环的秸秆以及代表农沼循环、农牧循环、农菌循环、农工循环的废弃物沼渣、猪粪、菌渣和酒渣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等碳量还田定位试验,分析各有机物料还田后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施用有机物料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随着有机物料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TOC、LOC和MBC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5.57%~22.82%、20.00%~38.31%和16.30%~50.56%。还田5年后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TOC、LOC、MBC和DOC含量平均分别是无机肥处理的1.24~1.62、2.07~3.19、1.20~2.06和1.05~3.36倍。2)不同有机物料中均利于土壤TOC含量的提高,秸秆提升效果相对最差,沼渣、菌渣、猪粪、酒渣和秸秆还田处理的0~20cm土壤TOC含量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2.82%、21.88%、16.42%、16.13%和15.57%。
- 陈源泉隋鹏严玲玲龙攀李柘锦王彬彬
-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
-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农田系统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农业有机物料的循环利用不但能解决自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为农田提供养分,而且对增加土壤碳库、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选用来自5个涉农系统的有机物料(秸秆、沼渣、菌渣、酒渣和猪粪)进行还田,以单施化肥为对照,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土壤碳库法对农田系统净温室气体排放(NGHGE)进行综合评价。2013-2015年的结果表明:1)与无机肥对照相比,有机物料还田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2013-2015年平均提高0-20cm土壤碳储量63.52%,其中秸秆、沼渣、菌渣、酒渣和猪粪分别比无机肥提高33.13%、86.34%、75.97%、52.66%和69.48%,来自农田系统外的几种有机物料还田效果优于秸秆,更有利于土壤碳储量的增加。2)除秸秆外,有机物料还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无机肥对照相比,土壤增温潜势(GWPsoil)平均增幅达到67.23%,其中,沼渣、菌渣、酒渣和猪粪处理的土壤GWPsoil分别比秸秆还田处理高30.23%、27.84%、62.10%和52.55%,秸秆还田低于酒渣和猪粪处理(P<0.05)。3)各处理的NGHGE均为正值,代表各处理均为温室气体的源,但是,除了菌渣还田处理的NGHGE高于无机肥之外,其他有机物料还田的NGHGE显著低于无机肥处理(P<0.05),秸秆、沼渣、酒渣和猪粪的NGHGE分别比无机肥低52.78%、56.30%、54.19%和90.35%,说明猪粪、沼渣和酒渣经过农田系统外循环后还田之后减少温室效应效果优于直接还田的秸秆。综合显示,农业有机物料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土壤碳储量的增加,除了菌渣之外,猪粪、沼渣、酒渣和秸秆还田虽均增加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土壤固碳和排放,整个农田系统的净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减少了。
- 李柘锦隋鹏龙攀严玲玲王彬彬王彬彬
- 关键词:温室气体土壤循环农业
- 氨基酸螯合铁与FeSO_4,EDTA-Fe对小麦发芽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小麦发芽试验作生物检测手段,对比研究了氨基酸螯合铁(AA-Fe)与FeSO4、EDTA-Fe对小麦发芽影响,测定小麦的发芽率、根长和发芽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模型。结果表明,除浓度为250 mgL-1的处理,FeSO4在同浓度下对小麦发芽率的抑制均强于其他两种铁盐;AA-Fe浓度为0~50 mgL-1时对小麦发芽有促进作用,浓度达到250 mgL-1时其抑制率突发提高;在设定浓度范围内,EDTA-Fe对小麦发芽率的抑制不显著。FeSO4在浓度为10mgL-1时对根伸长有促进作用,其它处理均对小麦根伸长有抑制作用,AA-Fe的抑制最明显,在各浓度梯度,抑制率均高于其他处理。铁盐浓度与发芽指数的相关性强,两者建立曲线回归方程,得到FeSO4,EDTA-Fe和AA-Fe的模型分别为lnY=ln(99.6378)-0.0162,Y=97.16-42.2889lgx+8.588(lgx)2,Y=99.46-40.47 lgx;模型趋势图显示:AA-Fe对小麦发芽的抑制性最强,FeSO4次之,EDTA-Fe的最小,表明AA-Fe的生物活性最强。
- 陈增明王彬彬聂俊华王谦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微池板比色法在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微池板比色法具有快速批量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潜力,将其应用在农田土壤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BG)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的温度敏感性(EQ10)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微池板比色法,在获取缓冲液酸碱度、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优化参数基础上,测定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棉花连作和苜蓿-柳枝稷轮作)的PPO和BG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评价微池板比色法在土壤酶学研究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H7的缓冲液、2 h的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20∶1)为最优的测定参数,其既满足批量分析要求又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棉花连作与苜蓿—柳枝稷轮作土壤的PPO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BG酶活性轮作土壤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PO和BG活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两种栽培制度土壤并没有引起两种酶的EQ10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微池板比色法能够比较快速地同时测定多个土壤、多种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酶学常规分析技术,同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特性适度调整主要测定参数。
- 王彬彬林启美陈源泉隋鹏高旺盛
- 关键词:土壤多酚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