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作品数:21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的发展 2015年 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复杂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思想领域的境况,不同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同时并存。利益重新分配与矛盾激化下的观点观念冲突,实质是价值观的分歧。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了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了现阶段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利益分配、矛盾激化和思想差异之上形成最广泛的价值观共识,有效避免了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标准的对立和混乱。 陈丹丹 姜敏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生新闻 社会转型 利益分配 最大公约数 电视政论片语义与情感转向——基于话语阐释的研究视角 2021年 传递当前主流话语的电视政论片在观照现实语境、现实情感和现实创作倾向方面做出探索,与此同时也有需要提升的创作思路。基于阐释视角将新时代以来电视政论片作为文本对象进行话语分析,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文本对象的主题与影像叙事分析,来观察电视政论片中的语义与情感如何通过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影响,实现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转向,试图探索现实观照下社会个体以及社会与文化因素如何介入电视政论片创作,进而探讨政论片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社会建构功能与意义。 陈丹丹关键词:电视政论片 意识形态建构 资产质量与银行授信风险研究 2016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资产的种类越来越多,而资产质量的好坏受多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授信风险的大小。在银行业中,企业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成本的大小,如果企业资产质量过高,银行可以放宽贷款的规模,同时企业享受到较低的贷款成本,而资产质量差的企业一般很难在银行贷款。 陈丹丹 刘国卫关键词:资产质量 授信风险 银行 燕京啤酒营运能力与经营绩效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资产使用效率高说明企业拥有良好的资产管理水平,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以燕京啤酒为研究对象,以青岛啤酒、啤酒花为参照对象,将相关营运指标的纵向对比分析,同时和同行业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燕京啤酒的营运能力。 陈丹丹关键词:营运能力 资产管理 经济绩效 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制约分析--以电视政论片为例 被引量:1 2020年 美国Dsicovery探索频道2017年出品的《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以下简称《习近平治国方略》)在多个国家播出,作为讲述中国宏观政策理念的政论片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其话语交流的广泛程度引发思考。话语交流的语境是产生交流的条件,换句话说是控制交流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条件。如果交流的语境需要共同的社会心理条件,那么产生交流的语境就是有制约性的。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制约程度越高,则传播范围越有限:语境制约程度越低,则传播范围越广泛。但是对于国内受众来说,电视政论片语境制约程度是否越低越好有待进一步商榷。 陈丹丹关键词:语境制约 电视政论片 探索频道 话语交流 治国方略 浅析企业营运能力——以燕京啤酒为例 被引量:3 2016年 营运能力是企业对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是否充分、高效的利用自身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燕京啤酒的营运能力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方面作出分析,发现其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存货量较大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陈丹丹 田菊会关键词:营运能力 资产管理 电影“建筑空间”中的意境建构与隐喻表征 2024年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设计风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种建筑风格更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注重空间的平衡之美和流动布局。木结构建筑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作为重要的电影意象,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对电影意境的深化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从建筑场景的角度思考电影的视觉隐喻有着重要意义。 祖鑫宇 陈丹丹关键词:木结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视觉隐喻 建筑风格 法国的经营仪表盘 2016年 本文介绍了法国经营仪表盘(The Tableau de Bord)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从企业目标、行为变量和行动计划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阐述了TDB绩效管理方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法国的TDB与美国的平衡计分卡(BSC)从战略转化、所强调的绩效评价指标特征、绩效管理方式、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因果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两种绩效管理方法可以相互借鉴。 张双才 陈丹丹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绩效管理 西方类型电影的中国式进化历程与突变——浅谈中国艺术语境下的“新学院派”电影实践 2017年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浪潮中急速前进,越来越多的导演新作闪亮登场,票房纪录不断刷新。与之相关的影视学界专家学者,紧追慢赶,但仅靠经典理论显然已经无法完全诠释诸多中国电影现象及热点话题。影视业界倒逼学界的这种现实处境,令"新学院派"电影一词横空出世。目前众说纷纭,亟需进一步研讨和深入拓展其学术内涵。本文以"新学院派"电影实践为内核,从美学、类型学的视角切入,通过电影历史的考察与现实印证,揭示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美学坐标。 陈丹丹 赵志伟关键词:电影 中国美学 非线性叙事语境下的观众审美移情 被引量:4 2015年 一、远而复返——审美移情"什么是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1]按照朱光潜先生的理解,很明显它是包括两部分的:一是银幕中的人物在观众看来要鲜明、立体、有生命;另一方面就是深层次地受其影响。 陈丹丹 朱江关键词:审美移情 人物形象塑造 剧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