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忠志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新闻
  • 5篇报纸
  • 3篇党报
  • 3篇中国新闻
  • 3篇日报
  • 2篇新闻奖
  • 2篇中国新闻奖
  • 2篇媒体
  • 2篇乐凯
  • 2篇乐凯胶卷
  • 2篇胶卷
  • 2篇河北日报
  • 2篇感悟
  • 2篇传播力
  • 1篇党报改革
  • 1篇党报竞争力
  • 1篇电视纪录片
  • 1篇电影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编辑

机构

  • 11篇河北日报
  • 5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李忠志
  • 1篇吴忠华
  • 1篇刘海明
  • 1篇吴宏爱

传媒

  • 5篇采写编
  • 4篇青年记者
  • 1篇传媒
  • 1篇新闻记者
  • 1篇中国记者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商情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党报新闻评论必须面对的四个转变
2006年
李忠志
关键词:党报改革新闻评论党报竞争力报纸
精品是这样出炉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感言
2013年
11月7日,京西宾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在这里举行。河北日报的评论《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作者:李忠志、张博,编者:吴宏爱)有幸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李忠志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感言乐凯胶卷河北日报
增强现代传播意识 创新评论思维方式
2013年
在新媒体环境下,党报评论扛起主流舆论的大旗,担负起舆论先锋的使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应当以现代传播意识创新评论理念,赋于党报评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李忠志
关键词:思维方式媒体环境传播环境舆论
关系传播下的报纸形态重塑被引量:2
2013年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关系传播时代,要提升党报传播力,必须充分重视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正在形成和渐具规模的新型熟人社会,以及适应与之相联系的关系传播模式。这就要求党报的形态变革必须围绕关系传播这一核心要素展开。
李忠志
关键词:报纸形态媒体平台熟人社会新媒体传播力党报
焕然一新的面貌——喜读《人民日报》十七大特刊
2007年
版面研究历来是报纸研究的重点。2007年10月8日至22日,《人民日报》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和《欢庆党的十七大特刊》(以下统称“十七大特刊”),共出版14期。分析十七大特刊,仍有必要从其版面为切人口。
刘海明李忠志
关键词:《人民日报》特刊版面研究报纸研究出版
提升党报传播力的品牌战略
2012年
媒介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以品牌来建立媒介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媒介形象,是十分有效的媒介竞争手段,也是媒介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
刘晓超张芸李忠志
关键词:党报传播力
我们应当有怎样的“问题意识”
2013年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的确,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问题。特别是置身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期,问题出现的速度比我们解答得还要快。
李忠志
从“时效性”到“实效性”——数字化传播时代的报业竞争策略被引量:1
2012年
伴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报纸新闻参与新闻竞争亟需经历一个从"时效性"到"实效性"的转变。本文从报纸生存战略角度分析重视新闻实效的必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从时效性的角度、从新闻报道的总体原则中把握实效性,进而阐述数字化传播时代的报业竞争策略。
李忠志
关键词:报业竞争实效性
高度·温度·力度--《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写作感悟
2014年
河北日报评论文章《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2012年9月15日),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也是河北日报评论类作品第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河北日报有重视评论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些年来,置身发展转型与观念多元的时代,河北日报不断探索党报评论的发展规律,努力实现内容创新、表达创新,这篇评论能够获奖,也是不断努力与探索的结果。
李忠志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河北日报感悟写作温度乐凯胶卷
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保持持久影响力——中国新闻名专栏《燕赵论坛》编辑感悟被引量:3
2006年
一个专栏有影响力不容易,有持久的影响力就更难。要善于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平衡,把准尺度。“变”,是潮流,是趋势,是适应新形势对党报评论专栏的必然要求。所谓“变”,也就是要改革、要创新。“不变”,是指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党报评论权威可信的优势不能变,编辑工作的精品意识不能变。在变化中规避劣势,在不变中发扬优势,专栏才能常办常新,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吴忠华李忠志
关键词:评论专栏《燕赵论坛》中国新闻辩证统一感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