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 作品数:35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3
- 2011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从阐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入手,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 熊英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多元文化价值观
- 一种基于地沟油的仿木色3D打印丝材及其制备和打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沟油的仿木色3D打印丝材及其制备和3D打印方法。所述耗材为黄色的、具有木质感的丝状物,其制备方法为:将地沟油经过环氧化获得环氧地沟油,而后与丙烯酸进行开环酯化反应,获得环氧地沟油丙烯酸酯‑丙烯酸预聚...
- 陈硕平熊英王显然蓝嘉昕李前进陈虹梅王娜娜王嘉怡谭清兰
- 高校“劳·心”协同育人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融合,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先对高校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和契合性进行分析,再总结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在资源配置保障、内容手段创新和育人力量整合三方面的不足,并从资源协同、手段协同和主体协同三个维度,提出高校“劳·心”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献计献策。
- 熊英罗露萍
-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创新研究
- 2015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给传统的工作模式带来了挑战,如何更好地结合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成为了各高校面临的新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结合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模块化管理,创新平台、突出重点、把握规律、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黄威桢熊英
- 关键词:高校
- “互动分享”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以《就业心态》一讲为例
- 2012年
- 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如何上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广大教育者悉心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互动分享"教学理念,结合高校的就业指导过程,创新教学思路,在实践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
- 陈赟熊英
-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
-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及教育引导策略
-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对引领社会道德建设、促进良好道德风尚形成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从分析当代大...
- 熊英农庆能邓炼
-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
- 文献传递
-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理念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历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正确理解勤工助学的内涵,对做好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俊乐熊英陈赟
-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
- 当代青年大学生性心理障碍原因及对策探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大学校园中屡屡发生的卫生间偷窥事件及恶劣性侵事件都警醒我们应该对大学生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应对进行探究,基于此,笔者从大学生的主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网络色情文化的传播方面对大学生性心理障碍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熊英曾强田雨峰
- 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障碍青年性教育
- 试论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被引量:3
- 2014年
- 高校勤工助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能给大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勤工助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新形势下高校要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勤工助学政策,拓展勤工助学渠道,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演练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熊英农庆能邓炼张帆
-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助学就业能力
- 基于和谐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被引量:1
- 2012年
- 生命的和谐是人们所有活动的根本和最后归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中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自杀、杀人的事件频频上演,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和谐的视角下,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实施的紧迫性,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达到教育的三个"和谐"的目的,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 鲍丽熊英
-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