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阳
- 作品数:29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的改变。方法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不合并酮症酸中毒)。对比两组外周血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并分析与空腹血糖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21.3±4.6)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DA(r=0.794,P<0.05)及TNF-α(r=0.720,P<0.05)水平呈正相关,而与GSH-Px(r=-0.777,P<0.05)及SOD(r=-0.718,P<0.05)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严重的系统性氧化应激及炎症,且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
- 李云婷陈丽荣李诗阳冯奇桃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氧化应激炎症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中毒严重度评分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严重急性有机磷中毒如何及时识别和处理是急诊科医师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国内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中毒严重程度评估,自1994年起,
- 王日兴李诗阳谭世峰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全球性健康问题严重程度评估急诊科医师
- 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入选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急诊就诊并且明确诊断为脓毒症患者164例,随访28d按照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11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NMEDS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MEDS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预后能力的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在入院24h内NMEDS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13.4±1.8)vs.(5.8±2.1),P〈0.01;APACHEⅡ评分相比较,死亡组(27.4±3.6)分较存活组(17.6±4.1)分高,P:0.003;NMEDS评分不同分值28d患者病死率:≤4分为4.5%,5-8分为10.0%,9—12分为19.4%,13~16分为42.4%,≥17分为66.7%。NMEDS对患者28d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数值上较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01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可以应用的危险分层评分系统,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具有应用价值。
- 李诗阳王日兴邢柏吕有凯冯奇桃林明强李云婷吴彩军
- 关键词:脓毒症病死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白细胞介素-6
- 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名全科医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通过培训,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水平评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综合考评优好率为97.5%,明显高于培训前的6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院前急救能力。
- 李诗阳王日兴吕有凯冯奇桃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对中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肠胃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对中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肝功能、肠胃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AOPP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枸橼酸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施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胆碱酯酶(ChE)活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肝功能、肠胃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1,P=0.02);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肠胃功能指标乳果糖(L)/甘露醇(M)、二胺氧化酶(DA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瓜氨酸(Cit)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肠胃功能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波潜伏期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两组治疗后1、5 d的ChE活性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ChE活性较对照组更高,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叫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加快中老年AOPP患者ChE恢复,降低疾病严重程度,疗效确切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胃肠功能及神经功能。
- 李书锐王日兴李诗阳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血液灌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肠胃功能神经功能
-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老年人群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74例不同临床转归的CRBSI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BS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龄、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低白蛋白(Alb)、高C反应蛋白(CRP)、高乳酸(Lac)及出现症状至拔管时间延长为CRBS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RBSI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各独立危险因素的变化,积极干预、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CRBSI的治疗效果,降低CRBSI的死亡率。
- 李芬李诗阳冯奇桃
- 关键词:预后
- 院前猝死急诊复苏中生存链应用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生存链对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82例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2例患者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37例(45.12%),存活15例(18.29%);46例室颤并接受电除颤的患者,11例存活出院J36例未除颤者仅4例存活出院J总死亡率81.71%(67例/82例)。结论院前猝死急诊复苏中应用生存链能改善预后。
- 王日兴麦志惠邢柏谭世峰劳之勇李诗阳曾琦
- 关键词:猝死心肺复苏生存链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4),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天2次,14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2%,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均有改善,血肿均缩小,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李诗阳吴建芬曾奇王日兴邢柏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疗效
- 院前猝死急诊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院前猝死急诊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成功复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71例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27例(38.03%),存活5例(7.04%),总死亡率为92.96%。复苏成功与心肺复苏(CPR)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关系不明确。结论:尽早CPR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复苏后综合征(PRM)是影响转归的主要因素。
- 王日兴谭世峰劳之勇李诗阳邢柏曾琦
- 关键词:猝死心肺复苏术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
- 急诊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抢救的疗效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面罩与插管联合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纳入老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依据心肺复苏时给氧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气管插管联合面罩给氧)及对照组(面罩给氧)。共计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分析两组抢救效果、患者系统性应激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抢救1 h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急诊抢救老年心肺复苏中,面罩与插管联合法比单独面罩效果更优。
- 郑源任李诗阳冯奇桃
-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抢救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