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莲

作品数:17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麻醉
  • 8篇手术
  • 6篇老年
  • 5篇术后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全身麻醉
  • 4篇老年患者
  • 3篇镇痛
  • 3篇气管
  • 3篇联合麻醉
  • 2篇腰硬联合
  • 2篇腰硬联合麻
  • 2篇腰硬联合麻醉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镇痛
  • 2篇苏醒
  • 2篇气管内插管

机构

  • 17篇泸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7篇刘志莲
  • 5篇王中胜
  • 5篇杨燕
  • 5篇刘英
  • 1篇魏开明
  • 1篇唐韬
  • 1篇唐韬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收治25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时的麻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躁动,但较轻微;有7例患者在进行气腹后出现了室性早搏的情况,其他患者情况较为稳定。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其简单方便易操作、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刘志莲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
高龄股骨颈骨折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2010年
刘志莲张运琼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术期处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老年股骨颈骨折社会活动
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子宫全切手术的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一点穿刺法、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子宫全切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一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两点穿刺法),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组(C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从起效时间、用药量、阻滞神经节段数、骶神经阻滞完善数、牵拉痛发生数、腹肌松弛情况、麻醉前后BP和HR变化、术后头痛、腰背痛发生率等方面。结果:A、B两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均较C组迅速且完全,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用药量A、B组少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C组。结论:子宫全切手术麻醉方式一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优于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
刘英刘志莲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腰硬联合麻醉
椎管内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在行腰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在行腰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泸州市中医医院行择期腰椎管狭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麻,B组患者麻醉方法为椎管内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及术中心率、动脉压变化率,术中肌松效果,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及术中心率、动脉压变化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肌松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联合气管插管全麻在行腰椎管狭窄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稳定生命体征,缩短麻醉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不影响肌松效果。
刘志莲牟秋霖白长叙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
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2年
老年患者尤其是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多同时合并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各系统退化性疾病等,不仅威胁高龄患者健康,同时为其手术增加了较大难度,且对预后不利,增加了麻醉管理难度及操作风险。
刘志莲唐韬
关键词:高龄患者硬膜外联合麻醉慢性肺部疾病合并冠心病前列腺疾病退化性疾病
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脊柱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皮时、术中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发生躁动2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脊柱手术麻醉效果好,患者躁动发生率低。
刘志莲牟秋霖
关键词:持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复合麻醉脊柱手术麻醉效果
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5~95岁,体质量43~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牙套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将牙套放入70℃的水中20秒,变软后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20秒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定型待用。佩戴好牙套后开始诱导和插管,手术结束患者清醒拔管后取出牙套。C组麻醉诱导与D组相同,插管后用纱布缠绕牙垫以保护松动的牙齿。记录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拔管前(T3)和拔管后(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所需时间;记录牙齿损伤或松动加重、脱落、牙龈出血、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于T0、T2、T4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计)浓度。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T0比较,2组SBP、DBP、HR在T1、T2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SBP、HR在T3、T4时增加(P<0. 05);与C组比较,D组SBP、DBP、HR在T3、T4时均降低(P<0. 05),在插管时间上D组明显缩短(P<0. 05),D组牙齿损伤/松动加重、牙龈出血、口唇损伤及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在T4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自制牙套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减轻了牙齿或牙龈的损伤、疼痛和应激反应,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操作时的口腔保护。
刘英张运琼王中胜刘志莲杨燕
关键词:老年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毕即刻及术后4、24 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自由基(·OH)和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2组患者术毕即刻血清ACTH、Cor、ALD、CRP、TNF-α、MDA、SOD、·OH、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4、24 h血清ACTH、Cor、ALD、CRP、TNF-α、MDA、·OH水平均低于术毕即刻,SOD水平高于术毕即刻(P<0.05);2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ACTH、Cor、ALD、CRP、TNF-α、MDA、·OH水平均低于术后4 h,SOD水平高于术后4 h(P<0.05)。术后4、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ACTH、Cor、ALD、CRP、TNF-α、MDA、·O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24 h 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术毕即刻(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术后4 h(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 h,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能够有效减轻脊柱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杨燕张运琼黄沾王中胜银西洋刘志莲
关键词:脊柱应激反应炎症反应
纳布啡和吗啡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比较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盐酸纳布啡(纳布啡)和盐酸吗啡(吗啡)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择期行TVP患者60例,分为纳布啡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TVP后分别接受纳布啡PCEA和吗啡PCEA。分别于术后6、12、24、48、7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夜间睡眠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布啡组患者术后6、12h的VAS分别为(1.5±0.3)分和(2.1±0.6)分,均明显低于吗啡组的(1.8±0.5)分和(2.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夜间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次数分别为(0.4±0.1)次和(0.9±0.2)次,明显少于吗啡组的(1.5±0.4)次和(2.0±0.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患者术后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吗啡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VP术后患者,采用纳布啡PCEA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且术后12h内其镇痛效果优于吗啡。
杨燕刘志莲张运琼王中胜付上玉牟秋霖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自控硬膜外镇痛吗啡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吸入全身麻醉(IA)组和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CE-IVA)组,分别于麻醉前、拔管后5 min测定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和分钟通气量(MV),手术完毕停药后监测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第3天监测患者有无肺部感染。结果相比麻醉前,三组患者拔管后RR升高,SaO_2和M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TIVA组和IA组患者,CE-IVA组患者拔管后RR降低,而SaO_2和MV升高,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肺部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王中胜刘志莲刘英
关键词:胃癌麻醉肺部感染老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