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海洋石油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镇痛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应激反应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分析
  • 1篇神经阻滞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能
  • 1篇手术
  • 1篇受体激动剂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皮质

机构

  • 4篇海洋石油总医...

作者

  • 4篇陈涛
  • 2篇吴奕涵
  • 2篇蔡金生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7
2018年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产妇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咳嗽和平静状态下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以及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低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Ⅰ级麻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Ⅱ、Ⅲ级麻醉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6 h、12 h及24 h的静止状态VAS评分以及咳嗽状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改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
陈涛吴奕涵敖保林陈贵春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9
2014年
右美托咪啶是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焦虑等作用。半衰期短,终末半衰期为2 h,分布半衰期为6 min,较短的分布半衰期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静脉注射药。本文概述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从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两方面,综述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抗焦虑作用,抑制术中应激反应、麻醉辅助作用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等内容。右美托咪啶作为新型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
陈涛蔡金生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临床麻醉
高龄患者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高龄患者在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总结出高龄患者术中麻药中毒反应的规律并为高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提供指导。方法:对2 510例使用罗哌卡因麻醉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其中50例出现麻醉中毒的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年龄>60岁为高龄组,而年龄≤60岁的定为非高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出现罗哌卡因中毒反应的程度、例数及用药剂量、用药浓度、操作方法、患者机体状态等可能引起中毒的相关因素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50例中毒反应患者中两组中毒反应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高于非高龄组;患者机体状态差是产生罗哌卡因麻醉中毒的最主要原因,并且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因患者机体状态差产生中毒反应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因素都非产生中毒反应的主要原因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罗哌卡因为现阶段较为理想的麻醉药物,但在高龄患者使用中中毒风险会增加,患者身体状态对产生中毒反应的影响较大。
陈涛吴弈涵蔡金生敖保林
关键词:罗哌卡因中毒高龄患者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于常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即刻给予氟哌利多0.25 mg、芬太尼0.05 mg缓慢静滴,观察组于颈丛神经阻滞前给予布托啡诺1 mg,并用含有右美托咪定(0.5μg/kg)的0.375%罗哌卡因进行颈丛神经阻滞。记录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0 min(T1)、切皮即刻(T2)、分离甲状腺(T3)、术毕(T4)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于T0~T4时行镇静评分、T2~T4时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痛觉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效果,检测各时点血糖、血浆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T1~T4时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且更接近于麻醉前水平;而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T4时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痛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整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4时血糖均低于对照组,T3、T4时血浆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观察组各时点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更接近于麻醉前水平。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中加入右美托咪定能显著改善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提高镇痛镇静及麻醉效果,同时可抑制由于麻醉、手术及疼痛等刺激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
陈涛吴奕涵敖保林陈贵春
关键词:布托啡诺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应激反应皮质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