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螺旋CT骨三维重建诊断关节内骨折的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骨三维重建诊断关节内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关节内骨折的X线、CT螺旋平扫和三维重建的表现,比较三者结果,评价三维重建诊断关节内骨折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发现关节内骨折25例,CT平扫、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关节内27例,显示平片漏诊的骨折块2例,此2例分别位于骶髂关节和髋臼缘,三维重建显示其骨折部位、范围及移位情况。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明显优于X线片和CT平扫,可提高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水平。
- 张德洲易雪冰谈伟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关节内骨折
- 儿童颈椎病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提高对儿童颈椎病的认识。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颈椎5位片X线表现。结果:颈椎病可以发生在14岁以下儿童,其X线表现特点包括: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棘突连线偏歪,"双边、双突征",椎体间轻度滑移等。结论:颈椎病的发生愈来愈低龄化,正确认识并了解儿童颈椎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X线表现特点,有助临床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 钟鉴张德洲易雪冰谈伟陈兵
- 关键词:儿童颈椎病X线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汶川大地震关节内及其它部位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汶川大地震关节内及其它部位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汶川地震中关节内损伤及其它部位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图像进行骨三维重建处理,观察重建图像对骨折的显示。结果25例患者...
- 易雪冰谈伟张德洲钟鉴
- 关键词:三维重建关节内汶川大地震
-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高频彩超在网球肘中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 将远红外热成像与高频彩超两种检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网球肘的中医辨寒热论治之中,探讨其在网球肘中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单纯网球肘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在...
- 谈伟张滔高艳侯佳
- 关键词:网球肘高频彩超
- 外周型脊柱关节炎的MRI表现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外周型脊柱关节炎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外周型脊柱关节炎患者19例,对病变部位的MRI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外周型脊柱关节炎的MRI特征。结果:19例患者共31个病变部位,其中位于膝关节12个,踝关节7个,足6个,髋关节4个,肩关节及腕关节各1个;31个病变部位中MRI表现为关节积液24个,骨髓水肿23个,软组织肿胀11个,韧带或肌腱附着点炎3个,滑膜炎3个,均无骨及软骨侵蚀破坏的表现。结论:外周型脊柱关节炎主要MRI表现为关节积液、骨髓水肿、软组织肿胀,少数为附着点炎、滑膜炎,MRI显示病变敏感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时需注意鉴别。
- 吴俊华张德洲李敏谈伟邓开鸿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数字X线摄影的全景拼接技术在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的全景拼接技术在骨关节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采用"连续多次曝光后手动软件拼接技术"及"狭缝连续拍摄自动软件拼接技术"所得的各100例(全脊柱50例,下肢全长50例)全景拼接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结果两种拼接技术所得的全景拼接图像都清晰、连续、完整、质量合格,能有效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在质量上两者无明显差异。前者所需时间稍长,对操作者技术及经验要求较高,后者操作更显快捷方便,但设备较昂贵。结论 DR全景拼接技术在骨关节系统疾病中有很好的普及推广应用价值,能为骨科临床提供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 谈伟张德洲黄林易雪冰吴俊华铁位有
-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全景成像图像后处理
- 枢椎正常解剖的MSCT三维影像学评价
- 2013年
- 目的:测量正常人群枢椎的形态几何学数据,为寰枢椎失稳的临床评价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8~70岁寰枢椎正常的志愿者193例,采用MPR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及不同角度斜面图像,观察枢椎形态及几何学特征,并进一步测量分析。结果:枢椎齿状突后倾角为13.5°±3.7°,左侧椎弓根高度为(0.71±0.12)cm,宽度为(0.45±0.09)cm;右侧椎弓根高度为(0.72±0.11)cm,宽度为(0.43±0.10)cm。左侧上倾角、内斜角的标准角和安全角分别为:23.4°±6.3°、40.6°±3.4°和12.4°±3.2°;右侧上倾角、内斜角的标准角和安全角分别为:24.8°±5.3°、41.9°±4.8°和12.0°±2.7°;其径值在性别、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R能准确、直观显示枢椎形态及几何学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对枢椎手术的实际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陈君蓉高志夏琴谈伟
- 关键词:枢椎
- 超声检查诊断成人非特异性髋关节滑膜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成人非特异性髋关节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怀疑为髋关节滑膜炎患者行超声检查,同时注意双侧对比扫查,观察股骨颈前间隙宽度,前隐窝积液情况等。结果150例患者共183个髋关节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髋关节滑膜炎,均表现为股骨颈前间隙增宽,其中101个髋关节仅表现为股骨颈前间隙增宽,未见液性无回声区。82个髋关节表现为股骨颈前间隙增宽,同时伴有厚度不一液性无回声区。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反映髋关节滑膜炎患者股骨颈前间隙增宽及积液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可作为成人髋关节滑膜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 郑杰谈伟陶一帆游颖琦崔宝俊
- 关键词:成人髋关节滑膜炎超声检查
- 儿童肘关节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机制探讨被引量:3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损伤导致肘内翻的原因和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儿童骨科因肘部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患儿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7~16岁,平均9.7岁。提取全部病例连续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肘关节正侧位片,观察骨折后的X线片,分析肘内翻的成因。结果:造成肘内翻的原因有:骨骺发育异常、生长不平衡所致肘内翻畸形81例(占81%),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7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6例、肱骨外髁骨折11例、肱骨内髁骨折7例;骨折移位远端尺侧倾斜、旋转、尺侧骨皮质挤压塌陷等原因致肘内翻畸形19例(占19%),其中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外髁骨折5例、肱骨内髁骨折1例。结论:儿童肘内翻形成主要有两种因素:一是骨折后导致骨骺发育异常,内外侧骨骺生长不平衡,此为主要成因;另一种是骨折远端尺侧倾斜、骨折远端旋转、尺侧骨皮质挤压塌陷等骨折移位为次要原因。
- 张德洲易雪冰钟鉴谈伟陈兵陈运久
- 关键词:肘关节肘内翻骨骺儿童
- MRI骶髂关节评分系统在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MRI骶髂关节评分系统对于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炎性活动期AS 28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行MRI扫描,参照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制定的骶髂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的双侧骶髂关节骨髓水肿表现进行影像学评分,将评分结果与临床疗效作对照研究。结果:28例AS中,治疗前骶髂关节骨髓水肿MRI评分为14~103分,治疗后为4~87分,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为-28~54分;临床疗效为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对疗效作ROC分析发现,治疗前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MRI评分差对于显效与有效、有效与无效的诊断效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1=0.742;A2=0.765);以评分差值28和5分别作为诊断显效与有效、有效与无效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0.0%,76.9%,73.9%;80.0%,78.3%,78.6%。结论:骶髂关节炎性评分系统能为AS患者活动期疗效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骶髂关节骨髓水肿MRI评分差值28和5分可分别作为诊断显效与有效、有效与无效的最佳临界值。
- 吴俊华张德洲李敏谈伟欧阳书睿邓开鸿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