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栋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排螺旋CT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伴随有淋巴结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未伴有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良性肿瘤78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螺旋CT显像特征,记录研究组患者的原发灶检出与漏诊情况。结果研究组螺旋CT显像显示原发灶部位形态不规则,基本未见对称性结构;对照组螺旋CT显像显示所有患者各脏器基本形态规则,各器官及组织均未见异常软组织病灶。研究组螺旋CT显像检出淋巴结远处转移原发灶64例(82.1%),鳞癌、腺癌与其他类型的原发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2.5%、83.3%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远处转移灶部位有60例符合常规转移部位,不符合常规转移部位4例。结论16排螺旋CT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检出率,诊断效果也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文栋吴爱军
- 关键词:16排螺旋CT恶性肿瘤原发灶
- 结肠癌双重对比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双重对比造影X线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结肠癌双重对比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结肠癌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在具体病理分型上,不同类型其相对应X线表现不同。结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 文栋
- 关键词:结肠癌造影X线表现病理对照分析乙状结肠
-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左心衰竭患者80例,均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检查结果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比较不同缺血范围患者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容积,包括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末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显示阳性患者63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3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其中行PCI者35例。缺血面积较大患者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末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较大(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面积与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末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均呈正相关(P<0.05)。PCI患者术后负荷舒张末期容积、静息舒张末期容积、负荷收缩末期容积、静息收缩末期容积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明确左心衰竭患者的病因,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文栋王芳
- 关键词:心力衰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99Tcm-MDP全身骨扫描及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究99Tcm-MDP全身骨扫描以及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在骨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1例疑似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了99Tcm-MDP全身骨扫描和局部SPECT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探究99Tcm-MDP全身骨扫描和局部SEPCT对肿瘤骨性转移的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实施组间诊断价值比较。结果:①99Tcm-MDP全身骨扫描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一致性为69.14%,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67.74%,阳性预测值为77.78%,阴性预测值为58.33%;②局部SPECT对骨转移肿瘤诊断一致性为92.59%,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3.55%,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3.55%;③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发现,局部SEPCT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9Tcm-MDP全身骨扫描,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99Tcm-MDP全身骨扫描,局部SPECT检测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更为准确敏感,值得临床应用。
- 文栋王西宾
- 关键词:骨转移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