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 作品数:18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FGF)在皮肤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皮肤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病程、年龄、原始创面面积、性别等基线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创面行清创术后,涂抹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观察组患者创面行清创术后,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仪处理创面,术后皮损部位使用rb-FGF。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溃疡深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rb-FGF能够显著加速皮肤溃疡的愈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王静樊卓祝欣孙诚王芳白瑶
- 关键词:皮肤溃疡
- 可溶性CD100蛋白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外源性CD100分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在BKS糖尿病小鼠背部制备直径5 mm的圆形创面,术后当天CD100组在每个创面局部皮下注射CD100 250 ng(50滋l),对照组注射PBS,两组均隔天注射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隔天拍照,计算创面面积占原始面积比率。HE和Masson染色行组织学检查,CD34免疫组化染色并标记新生血管,CD68染色并标记巨噬细胞。结果由于血痂的影响,CD100组与PBS组相比创面面积无显著差异。组织学结果表明,第7、13、21天CD100组新生表皮与真皮的新生评分显著优于PBS组(P<0.05);肉芽组织厚度评分在第7、13天大于PBS组,第21天小于PBS组(P<0.05),胶原重塑优于PBS组。在各个时间点CD100组血管化程度优于PBS组(P<0.05);炎症状态轻于PBS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CD100分子,能够通过促进创面的血管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 刘蓓王芳王芳王彤宋雅娟庄然武永红苏映军
- 关键词:糖尿病创面愈合血管新生炎症反应
- 硝酸甘油+利尿合剂治疗心衰临床的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探究临床心衰(HF)治疗中利尿合剂+硝酸甘油(NTG)对心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本文开始从2023.02内选取HF病人入组受试,结束选取期限为2024.03内,共选取100例HF病人,并按不同疗法分为单一组(单用NTG,50例)和联合组(利尿合剂+NTG,50例)。对比出入组时的心功能、血清指标、超声心动图(UCG)参数等变化及疗效结局。结果 两组HF病人出组时的心功能水平较入组时均改善,且出组时联合组HF病人的心功能水平更优(P<0.05)。两组HF病人出组时的血清指标水平较入组时均改善,且出组时联合组HF病人的血清指标更优(P<0.05)。两组HF病人出组时的UCG参数水平较入组时均改善,且出组时联合组HF病人的UCG参数更优(P<0.05)。与单一组HF病人对比,联合组HF病人的疗效总体更高(P<0.05)。结论 临床HF治疗中利尿合剂+NTG可对其心功能予以显著改善,也可对疾病症状和机体炎症予以有效缓解,且疗效更为突出,可积极借鉴和广泛应用。
- 甘婷王芳
- 关键词:心衰利尿合剂硝酸甘油疗效
- 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周,3、6、12个月研究组患者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康复优良率89.7%(35/39)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残留腰痛、腿痛发生率5.1%(2/39)、7.7%(3/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6/39)、12.8%(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7.7%(3/39)显著低于对照组43.6%(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刘红侠王芳
-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粘连
- CD100在正常皮肤、急性创面及慢性创面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CD100分子在正常皮肤组织、急性创面及慢性创面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外科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30例急性创面及20例慢性创面边缘全层皮肤组织CD100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皮肤CD100主要表达于表皮,其中胞膜高表达,真皮不表达;急性创面中表皮CD100膜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慢性创面中CD100在表皮组织低表达而真皮表达显著升高。各组间表皮胞膜、胞质及真皮中CD10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组织损伤早期,表皮组织膜型CD100的脱落可能对创面愈合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慢性创面CD100表皮持续性低表达、真皮高表达的状态可能和创面难愈有关。
- 刘蓓王芳王芳余州宋雅娟王彤苏映军
- 关键词:创面愈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急性创面慢性创面
- 预见性护理流程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流程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 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建立品管圈、改良护理用具、制定操作指引、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开关现象"、便秘、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为44.90%,观察组患者为9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76%、2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建立品管圈、改良护理用具、制定操作指引、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疗效显著,而且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降低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开关现象"、便秘、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胡作华孙文莉王华王芳袁连芳王倩
- 关键词:护理流程帕金森服药依从性
- 耳后游离皮片在儿童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切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游离全厚皮片一期修复儿童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2例大面积先天性眼睑色素痣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耳后游离全厚皮片进行一期修复,术后3、6、12个月随访,对耳后供皮区及眼睑受区皮肤创面愈合情况、耳郭及眼睑功能及美容效果、病损复发、术区瘢痕、并发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儿术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复发,仅1例术后眼睑出现移植皮片小面积5 mm×5 mm颜色变黑,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恢复。所有患儿获随访1年,耳后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明显瘢痕,耳郭功能及外形无影响;眼睑移植皮片成活较好,外形及功能均良好;移植皮片色泽、厚度及质地均接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眼睑形态自然,双侧眼睑对称性较好,无功能障碍,眼睑活动度无异常,供区切口无明显瘢痕。术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耳后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治疗儿童眼睑较大面积先天性色素痣效果良好,操作安全,病损不易复发,并发症较少,术后眼睑功能和外观恢复较好,供皮区切口隐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王芳苏映军杨国辉
- 关键词:游离皮片全厚皮片
- 病毒性脑炎伴精神症状患者给予安全管理护理模式的效果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脑炎(VE)伴精神症状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的120例VE伴有精神症状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E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1.67%和38.33%,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服药的依从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投诉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护理质控评分和对安全事件的知晓度评分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安全管理护理模式可以降低病毒性脑炎伴有精神症状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加快病情恢复,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胡作华孙文莉王芳叶雅玲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
- 一种幼儿监护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幼儿监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幼儿监护装置及方法,包括摄像头、单片机、存储设备和执行组件,单片机和存储设备均设置在摄像头的内部,摄像头、存储设备和执行组件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该种一种幼儿监护装置及方法,通过驱动电...
- 许远乐任顾群王岳娜倪锋曾娟刘建荣高燕朱坤坤陈亚贾婷婷苏佩蓉任娟霞徐旭席云马欢许佳王芳袁一博任沙沙任艳琴蒋龙梅李海清任奇韩军
- 以医患沟通为导向强化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被引量:19
- 2017年
- 当前,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并随着患者自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和相关法制的健全,体现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患关系的确立,医患纠纷事件频繁发生,医患矛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医患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医学生作为医学界的未来,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医学生医疗纠纷风险显著增加并备受关注,如何培养其减少和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如何培养其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越来越成为现今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沟通是实习医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实习医生掌握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医疗技能的前提。本文以医患沟通为导向,探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技巧,以期找出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最佳解决方案。在临床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上学会真诚有效地与患者沟通,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防范医患纠纷发生,努力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医学生医疗安全,促进神经病学学科健康发展。
- 袁莲芳侯丽王芳刘利宁李毓新李海艳刘利萍
- 关键词:医患沟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