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吉利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疗效
  • 3篇冠心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2篇阿托伐他汀钙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机构

  • 5篇海南省临高县...
  • 3篇高县人民医院
  • 2篇海南农垦总局...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农垦总...

作者

  • 8篇周吉利
  • 3篇王贤杰
  • 3篇苏小柳
  • 1篇钟江华
  • 1篇陈宇辉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心理医生(下...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1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室上速30例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上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18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2例。本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行静脉注射,在10min内注射完毕;10min后没有复律者可重复注射1次,而后以0.5~1mg/min行持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72h。在静脉滴注期间每隔8h服用胺碘酮0.2g,服用1周后改为每隔12h服用胺碘酮0.2g,服用1周后改为0.2g.1次/d,继续服用1周后停药。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在2h内室上速消失有14例,占46.7%;在72h内室上速消失有29例,占96.7%;患者心衰症状也随之改善。其中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停用胺碘酮和β受体阻断剂后心率恢复正常。本组患者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使用直流电同步复律成功。结论:胺碘酮能够显著控制心衰合并室上速心律失常,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周吉利王贤杰苏小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室上速胺碘酮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67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3例,对照组184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均维持原冠心病常规治疗方式,并在其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20mg/d),执行为期4年的随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差异,分析阿托伐他汀钙针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综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HDL-C、HCY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应用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趋势,疏通血流循环,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周吉利桂红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研究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试论在临床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顺利收治的173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及不同给药方式分组。联合组(n=87)应用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参照组(n=86)单一应用倍他乐克。将两组的药物效果、24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联合组的药物效果明显要比参照组更强(P<0.05);相比于参照组,联合组的24h动态心电图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临床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稳心颗粒+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可实现药物作用最大化,有效减少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病症,对预防与控制病情进展具有积极作用。
周吉利吕志萍
关键词: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稳心颗粒倍他乐克
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充血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3 6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等治疗欠佳的CHF患者 ,给予口服氯沙坦 2 5~ 10 0mg d ,治疗 4周 ,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以及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内径均明显下降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1~ 2级 ,治疗总有效率 94%。 结论 氯沙坦治疗CHF疗效好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周吉利赖裕琼
关键词:氯沙坦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根据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些主要的临床表现,对今后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38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从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和死亡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结果:在3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成功治愈32例,其中6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的心肌梗死病症非常不典型,存在多种的并发症,死亡率非常高,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周吉利苏小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和省农垦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调整滴注速度,3d后患者改为口服长效消心痛治疗,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尼可地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等;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监测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周吉利王贤杰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尼可地尔阿托伐他汀
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41例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口服氨氯地平5 mg,2次/d;苯那普利10 mg,1次/d;同时口服氢氯噻嗪12.5 mg,2次/d。共用药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取3次非同日血压的平均值为本次测定的血压值。结果治疗后舒张压和治疗前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收缩压和治疗前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评定患者临床效果,其中显效24例,显效率为58.5%;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结论在应用利尿剂的基础上,苯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显著改善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症状,降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吉利王贤杰苏小柳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苯那普利氨氯地平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对主要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主要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按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和冠心病不合并代高脂血症组(非高脂血症组),采用Bae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12 h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的血脂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非高脂血症组的TC、TG、HDL、LDL及冠状动脉病变均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症因子水平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炎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
周吉利钟江华陈宇辉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