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白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8篇造影
  • 6篇肝癌
  • 5篇肿瘤
  • 5篇肝肿瘤
  • 4篇动脉造影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3篇碘油
  • 3篇血栓
  • 3篇十二指肠
  • 3篇胃十二指肠
  • 3篇胃十二指肠动...
  • 3篇静脉
  • 3篇供血
  • 3篇肝动脉
  • 3篇侧支
  • 3篇侧支供血
  • 2篇动脉闭塞

机构

  • 16篇暨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9篇王晓白
  • 10篇王林
  • 8篇刘善达
  • 4篇乔宏宇
  • 4篇张艳
  • 3篇龚劲松
  • 2篇莫小聪
  • 2篇罗伯诚
  • 2篇陈金城
  • 1篇梁尉波
  • 1篇申刚
  • 1篇冼朝辉
  • 1篇朱彬
  • 1篇程仲元
  • 1篇章文涛

传媒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4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油滞留对肝内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1994年
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肝内占位病变碘油肝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碘油不仅能积聚在多血管恶性肿病中,也能积聚在多血管良性肿瘤内,其影像无差别,但碘油在病灶内滞留时间则明显不同,在恶性肿瘤内碘油能长时间滞留(1月以上),而良性肿瘤,除血管瘤外,碘油在3周内消散。利用碘油滞留时间不同这一特性,可对肝脏多血管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王晓白刘善达王林
关键词:碘油肝内占位病变动脉造影
流变血栓清除术在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评价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2 0例阻塞时间在 90d内的外周动脉闭塞患者 ,其中闭塞段位于肱动脉 1例 ,髂动脉 2例 ,髂股动脉2例 ,股浅动脉 9例 ,股动脉 1例 ,动脉 2例 ,胫后动脉 2例 ,腓动脉 1例 ,闭塞长度 4~ 2 1cm ,平均(12 1± 4 8)cm ,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置入 6F或 7F 2种型号Hydrolyser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相接 ,将生理盐水以 4ml/s的注射流率和 5 171kPa的压力注入行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 ,观察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流变血栓清除术后 ,19例 (95 % )重建了前向血流并清除了大部分血栓物质 ,技术成功率 (残留狭窄 <5 0 % )为 85 % (17/ 2 0 ) ;12例附加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PTA)、3例附加内支架治疗 ;18例 (90 % )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改善者 2例 ,其中 1例截肢。 2 4h及30、90d的初始血管开放率分别为 95 %、80 %和 70 %。与流变血栓清除术相关的并发症有远端栓塞1例 ,血管破裂 1例。结论 流变血栓清除术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清除急性或亚急性血栓。
王晓白张艳乔宏宇王林
关键词:血栓清除术流变学动脉闭塞性疾病
导管法栓塞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2例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近年来随着介入性放射学的发展,运用导管技术作精索静脉造影及精索静脉曲张栓塞治疗正被广泛运用。精索静脉(IVS)造影不仅有助于临床上诊断不典型的IVS曲张和隐睾的术前定位,而且可以根据IVS的影像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87年至1989年3年间,对临床诊断为IVS曲张的42例病人作IVS造影及栓塞治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本组42例,年龄16~58岁。42例中临床诊断原发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Ⅰ度或Ⅲ度。均有自觉阴囊坠胀不适等症状。经过IVS造影后即经导管作精索内静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医用明胶海绵和不锈钢丝环。
王林刘善达王晓白梁尉波金庆镏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颈内动脉瘤DSA检查技术应用探讨
2003年
莫小聪王晓白
关键词:颈内动脉瘤放射学介入性
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评价流变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7例 1周内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其中血栓形成位于髂静脉 1例 ,髂股静脉 4例 ,股静脉 6例 ,股静脉 5例 ,静脉 1例。血栓长度 4~ 3 0cm ,平均 11.2 9± 5 .86cm。采用经皮穿刺方法 ,置入 6F或 8FOasis流变溶栓导管并与高压注射器连接 ,将生理盐水以 2 .5ml/s的流率和 5 171kPa的压力注入 ,行流变血栓清除术 ,观察血管开通、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流变血栓清除术后 ,17例重建了前向血流 ,并清除了绝大部分血栓物质 ,技术成功率 (残留狭窄 <5 0 % )为 10 0 %。 15及 3 0天的初始血管开通率均为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流变血栓清除术能迅速、安全。
王晓白张艳乔宏宇申刚王林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碘油抗癌药乳剂治疗肝癌64例报告被引量:1
1992年
使用超液化碘油抗癌药乳荆作动脉灌注对6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施行了127次治疗.治疗后,70.3%病人肿瘤缩小.88.6%病人甲胎蛋白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半年生存率79.1%,1年生存率27.5%.本文对超液化碘油抗癌药乳剂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如何提高其疗效及肝癌术后复发的介入放射学治疗等进行了探讨.
罗伯诚王晓白
关键词:肝肿瘤抗癌药
碘油肝动脉造影诊断肝肿瘤的作用
1997年
肝动脉注射碘油抗癌药乳剂诊断和治疗肝癌已广泛用于临床,并有大量文献报道;但碘油肝动脉造影对其他肝肿瘤诊断及临床诊断的作用报道甚少。为了进一步探讨碘油肝动脉造影在诊断肝肿瘤和肝癌与其它肝肿瘤鉴别上的作用,笔者收集了240例证实的肝肿瘤碘油肝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王晓白刘善达王林陈金城
关键词:肝肿瘤碘油肝动脉造影
正常脑DSA造影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
2001年
莫小聪冼朝辉王晓白
关键词:脑血管血流动力学DSA设备
肝动脉注射碘油和碘油CT检查对小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1993年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有明显效果。因此,及早发现肝癌并明确肿瘤位置,争取早期切除,对改善肝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小肝癌的分析,探讨肝动脉注射碘油(简称Lp-AI)和碘油CT(简称Lp-CT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1 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自1989年7月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直径<5cm)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33~60岁,平均48岁。其中7例为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均属Ⅰ期即亚临床期,5例为肝癌术后复发。
王晓白罗伯诚
关键词:碘油肝肿瘤
经皮血管腔内栓塞治疗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Ⅰ型内瘘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59岁,7个月前因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接受腔内修复术,术中造影发现I型内瘘,考虑内瘘较小,有血栓可能,故行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复查CTA示内瘘及瘤体均增大。随访7个月,期间未对Ⅰ型内瘘行针对性治疗。本次就诊以"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瘘形成"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侧锁骨上窝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听诊可闻及搏动性杂音。行经皮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鞘成功后行主动脉弓造影,见支架近端I型内瘘形成;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将2.7F微导管超选择至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内,造影证实微导管,
李王海王晓白
关键词:内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